博物馆特色毕业季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实验六1班挖掘博物馆丰富的教育资源,打造一张博物馆特色的班级名片。
2019年,开启前期理论学习。博物馆讲师及志愿者走进班级带来精彩的博物课程,从“展厅基本陈列介绍”到“文物研究与鉴赏”,从“讲解基本礼仪培训”到“文物讲解词撰写与展示”,经过10课时的学习,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博物之窗。接下来,又采用导师负责制,开始进行分组学习,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展开文物研究。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认领了一件文物,选取一个角度展开学习。
2020年,进入实践探索阶段。学生们在校园里做起了巡回宣讲,为低年级学生解封展柜里的历史,解读文物里的历史故事。银奁、玉琮、青花海水白龙纹盘等,原本枯燥的历史和深奥的文物知识,在他们的嘴里变得鲜活起来,他们给低年级的同学带来了一场又一场博物馆盛宴。与此同时,学生们还在导师的带领下走进苏博,在那里给参馆的游客当起了小小解说员,他们突破了自我,挑战了自我,实现了自我成长。博物馆变成孩子们快乐学习、主动探索的第二课堂。
2021年进入到课题研究阶段,所有学生分成了7个学习研究小组,各组人数不等,他们合作共研文物。在各组组长的带领下,他们建立微信研究群,召开线上云视频会议,确定研究方向与主题,合理分工查找资料、展开组内学习,撰写文物研究论文!并将研究成果装订成册,制作了两本班级文化手册——博物馆文化集。
围绕“博物馆”,推进了多个项目,开展一系列博物馆活动,促进学生成长。家校联动活动——“国家宝藏宣讲”,参观体验活动——“苏州博物馆探秘”,辩活动——“博物之我见”,征文活动——“我与苏博的故事”,学科融合活动——“语文书里的博物学”等,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活动,使学生们走近了苏博,走近了文物,走近了历史。苏州电视台也对这个有特色的班级进行了采访与报道。
“博物馆特色”其实只是一个圆点,随着它的半径逐渐拉长,学生们要探索的未知世界会变得更为广大。“博物馆特色”也只是一个支点,通过它可以翘起更多神秘的领域。博物馆特色班级的建设带给学生,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多元化的教育,让学生们可以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拥抱世界、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