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设置>最新动态

田野里的自然课堂

2021-11-02陈梦602

秋天,丰收的季节!强基融合二9班的亲子活动将带着孩子们和大朋友们来到乡野,去感受和体验课本里的农田生活,探索自然,当一天快乐的农夫!

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带孩子看真实的稻谷,不正好就是让他们去读大自然这本活书吗。秋季,丰收的季节把课堂搬进乡野,去农场探索课本里的自然。这儿,有鲜活的知识,有大自然的味道,有跳跃的文字。这儿,还是一堂有生命力的课堂!

图一、封面.jpg

一、识稻篇

田间稻米知识课堂,水稻起源于中国。其实,早在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了。那你觉得水稻是大米吗?我们每天都在吃米,那你知道米是怎么来的吗?水稻是如何变成大米的?“五谷丰登”寓意收成好,粮食丰收。那你知道“五谷”是指哪些谷物吗?......

那么,就来和米宝一起,走进稻米文化课堂,细细的聆听米的故事,共同探寻"米的前世今生”吧。

二、收稻篇

“一粒米的生命之旅‘’

一粒米的来之不易从割稻→打谷→拾稻穗→装框→晒谷→筛谷→风车吹谷→打米,继而变成我们现在饭桌上香喷喷的大米。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粮食哦,为农民伯伯的辛苦点个赞。

图二.jpg

我们的户外劳育可就此开始啦!!走进田里,弯下腰,田间稻客:赢穗压弯三尺杆,黄芒布满埂棋间。“左手抓稻,右手握镰刀,刀口向下斜,手起刀落。”你割、我捆,分工合作,默契配合。

抱着割好的稻子,我们去打谷吧。这次我们摆脱机械化,来场传统打谷芳芳“乒乒乓乓”翘起来,体验传统“打谷”。在还没有简易机器打谷的时候,过去打谷子都是靠人工,一个人一天能打十斗稻谷,差不多1000斤的重量,一把稻谷就要甩好几下,一天下来要甩几千下,累得腰酸胳膊痛。农民伯伯的辛苦只有亲身体验后才能感同身受。

图三.jpg

三、玩稻篇

稻田闯关——扎稻草人。割下来的稻子,稻谷已经被装入袋中,而剩余的稻草怎么让他做更好的利用价值呢?开动你的小脑筋......叫上爸妈,一起扎个稻草人吧!

四、田野里的薯趣

自然课堂:红薯淀粉提取实验。秋天到了,挖红薯的季节,香甜的红薯不仅可以美容养颜,还可以从中提取出纯正的红薯粉哦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个淀粉提取小实验吧!

图四.jpg

还记得小时候同伙伴们一起到地里烤地瓜的情景吗?那时候总是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的快乐着。这次,给小朋友一个机会体验接地气的童年时光吧!



© 2016-2018 SSFLS 苏ICP备15060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