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了吗?跨越云端的教育力量
在苏州的虎年开端,伴随着“疫情”这个词条,无数的变化裹挟着我们的生活。疫情防控、线上教学一周以来,科外始终用沉稳之心,应对一切变数。
而从全体师生这里感受到的一份力量,也陪伴着我们共同奔赴明亮!
从全方位的居家指导 看到活泼灵动的教育力量
灵动的教育,是用轻柔的方式浸润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灵性,成就学生智慧。
幼儿园的老师们通过丰富的形式,给孩子们带来全方位的指导,让居家的小朋友们不孤单,一起聊一聊“冬奥”,画一画冰墩墩,听一听主题曲,跳一跳手指舞,说一说体育项目,玩一玩冰壶小游戏,小朋友们在“冬奥”活动的云PK中尽情享受快乐。
在中学融合部,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只是在课堂里,更体现在居家学习的点点滴滴。
学习之余,老师们同样鼓励他们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坚持锻炼,用抖擞精神面对每一天;学习、爱好“双管齐下”,用多样色彩为生活注入能量。
是自律、是独立、是拼搏、是热爱。博慧学子正用他们的行动,诠释6C精神。
从一个个教学切片里 看到细致入微的教育力量
一个假期过去了,网课开始,
孩子们的课堂答题习惯是不是不小心丢了?
新学知识里的难点是不是还没有完全搞懂?
科外小学部的老师们来支招!他们录制了一个个小视频,形成一个个“教学切片”,针对不同学习点给予学生帮助。
从数学思维的点播到语文写字的支招,哪怕不能面对面详细地指导,老师们依然希望能够给予孩子们全方面的关怀与帮助。一个个小小的“教学切片”,聚焦重难点,将日常老师们细致入微的关心与帮助注入到一个个视频中,那些日常的细微关怀仿佛从这些切片走出,化作耳边的谆谆教导。
平淡却充满力量,一个个教学切片承载的,是对过程的精致管理,是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从一次集体的升旗仪式里 感受温暖团结的教育力量
线上升旗,依然仪式感满满。小学部新学期第一次线上升旗仪式,以“家国情怀,居家学习,同心抗疫,责任担当”为关键词,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科外学子携手拼搏,向着阳光奋力奔跑,将梦想书写成成功的诗篇。
孩子们、老师们、家长们一起行动,从分享假期成果到线上学习经验分享,即使面对疫情,居家学习,学生们仍然对自己严格要求,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带来了更多的动力。
满满的仪式感中,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学习道路上没有捷径,唯有努力,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风雨过后定有彩虹,春风终将拂上眉梢,期待春暖花开之时,在学校再次相聚。
从一个个掷地有声的演讲里 听到智慧创新的教育力量
线上的学习不只是屏幕与书本对话,如何对线上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让孩子们隔着屏幕依旧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全方位成长,更是我们始终思考的问题。
在有序安排好课程,做好全天候的关怀与辅导的同时,初中部在教学模式上有了创新。一年级语文组讲解完闻一多先生的故事,给孩子们展示了闻一多先生最后的演讲视频片段,并要求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这段演讲,拍成小视频。
听,是一种触动,自己投入地去读取体会,是一种更大的触动。素素老师说:“陆续收到了孩子们发过来的视频,有的孩子的演讲真的让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很有感染力,但还是有孩子不够熟练,声音不够坚定,重读没有把握,肢体语言也跟不上。但要提高就一定要练习,要放得开,要真正体会文字中的情感,然后将其传递出来。首先是感动自己,你才能打动听众。”
而初二语文组组织了线上读书分享会——在阅读中寻一片桃花源,八年级几位学子带来了《长安客》《人类大瘟疫》《一个人的村庄》《傅雷家书》《沉默的巡游》……等书籍的阅读分享。如果疫情限制了我们的脚步,那么就用阅读丈量世界吧!
这样的形式,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文字的力量,也在无形中通过智慧与创意跨越时空的限制,培养孩子们口头表达能力,收获更全面的成长。
从每一个坚定的背影里 筑起博爱奉献的教育力量
近期,全市各级单位投入到抗疫一线,苏科外也不例外——学校党总支成立了“科外抗疫志愿先锋行动支部”,发动党团员老师加入抗疫服务队伍。学校也面向全校教职工发动倡议,招募抗疫志愿者,共有70位老师报名,包含8位外籍老师。目前,已有20多位老师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
穿上防护服的“大白”们,天还没亮,就已经来到街道采样点,配合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为居民提供服务。他们有的引导排队、核验两码、疏解居民情绪,有的配合扫楼调查、宣传防疫知识、做好采样登记。
近十小时的连续工作,数千居民的成功采样,即使寒风刺骨、疲惫不堪,能够为全员核酸尽一份绵薄之力,都让志愿者们发自内心地快乐。
守一座城,护一方人。疫情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科外人正和医护人员、志愿者们一起用爱与担当,筑起一道道疫情“防火墙”。
今天是一个有爱的日子,
而彼此的爱与支持,给我们送来了温暖和力量。
疫情终将散去,迎来春暖花开。
总有不灭的光明存在,只要,我们并肩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