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要闻

同心同行·筑梦远航|让教育,成为“水的载歌载舞”

2022-07-181435

如果说学生是时代的追梦者,

那么教师就是筑梦的实干家,

不畏风雨兼程,无惧翻山越岭;

如果说学生是海上的航行者,

那么教师就是破浪的领航员,

不畏严寒酷暑,无惧颠簸曲折。


著名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教育何尝不是“水的载歌载舞”?它亦动亦静、亦柔亦刚,无形而又丰满、个性而又包容。无数教师们用专业引导、用爱心呵护,让孩子们成长为他们最好的模样。


2022-2023学年即将开启之际,苏科外&苏科中“同心同行·筑梦远航”新教师暑期培训研修活动,用3天的体验与分享让新教师感受如水般的教育。他们将携手同心,与博慧学子一路同行,用炙热胸怀传承教育真谛,带领莘莘学子筑梦远航。


571198cdb40e984e45ce0272ae1fc2c7.jpg


教育之水,纯粹澄澈

高素质教育师资,是纯粹教育的底色与灵魂。苏科外一直致力于创新师资的培养模式和招聘范式,逐步建构完整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组建人才梯队,稳固教育基础。


此次,参与培训的新教师共40人,在职占比78%(其中不乏市级学科带头人、市、县、区级骨干教师),平均教龄7.4年,硕士占比超过一半,有海归经历的人员和毕业于985、211院校的人员占比超30%

为了快速融入团队、适应工作,熟悉科外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与规章设施,新教师们聆听办学使命、教育理念、发展规划,分享自己的经验想法。


他们还分成小组通力合作,用创意与妙笔画下对未来的展望,用热情和执着,坚定对教育的初心。

澄澈的教育,不仅是导向,更是思想。校长团队将多年来的积累与思考高度浓缩,坦荡分享教育心得,助力博慧教育的探索之路越发壮大。

教书育人,是长期的事,非一朝一夕之功。伦华人的职业坚守,让教育更纯粹,也更有生命力。



教育之水,温润坚韧

水看似温润柔弱,但汇聚成江海湖泊,却有无限韧劲。破冰团建环节中,教师们前往太湖棕榈湾游艇俱乐部,感受水上运动的刺激和欢乐,也享受着冲破阻力、乘风破浪的成就感。

与水相似,走心育德无疑是春风化雨,能温润人心,然而面对疫情来袭以及政策调整,教育又展现出了属于它的韧性。对教育者而言,我们需要做的则是用专业提升“教育韧性”,以扎实的教学功力、积极的探索精神面对一切变化与挑战,在新形势下探索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实,2021-2022年,苏科外始终诠释着教育的韧性——防疫抗疫工作毫不放松,“双减”政策以及新课标改革探索与落实……科外人不断创新破局,努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5ed8815005a1d5b1d378359ed7252406.jpg

随着师资队伍的充实,在这个培育6C精英的世界文化场中,我们始终与新时代新要求同频共振,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创造更多辉煌。

368016be449317407e1a0fc061da6a18.jpg


教育之水,轻盈灵动

结业典礼上,伦华教育大家长曹伦华先生为新教师们深入浅出地讲解灵动而又多元的博慧生态圈。



提出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幸福乐园,要为学生建立起注重过程的全面评价体系,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心中的目标,有规划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老师要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相伴前行,共同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善于挖掘、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宽慰点,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形成和谐的环境氛围。


0bc01933e85ca1c72a35e5d583240f4c.jpg

曹校鼓励新教师们正确理解博慧教育理念:“希望大家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不断改变,处理好‘环境’、‘教育’、‘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带入正能量,尽快融入苏科外‘博慧教育生态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打造苏科外的博慧品牌,共同推动苏科外不断向前发展。”

13d1ec79f6d4e4dce7169a183320687a.jpg

培训之后,新教师们分五个小组,以新颖独特的呈现形式,围绕个人职业经历、对伦华教育理念的所感所悟、对未来教书育人工作的所思所想,分别展示这些天的心得和收获。

27290dd211e0f9afc336518a58f1f294.jpg


老师们说

初中实验部 柴老师

563b6746b0ba69fae0ee4dae74079bda.jpg

我觉得对于一个工作十年的教师而言,幸福感不仅仅是从学生、同事那里得到的尊重、关心和收获,很大程度上还来源于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领导者的教育指向是否与自己的教育之路相契合。在苏科外培训期间,各位校长的讲座让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认同感,坚定信心想融入这个大家庭,更随之而来的是浓浓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甚至期待着每天戴着校徽和名牌踏入校园,开启全新的一天。“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没有灵魂的空心人”,“让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学会自我调整、终身学习”......这些句子会一直激励我在教育的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小学融合二部 马老师

00b8c9b383d1247805a676eb226d877f.jpg

之所以选择跨越两千公里,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在苏科外进行实习和工作,是因为我感动于这里的人文关怀。我们组的张老师从无锡来,学校为张老师专门提供隔离场所,并且每天按时按点为她送饭;我们来实习的时候,学校派专车专人到机场接我们,吃得香,住得好。团建的时候,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冰镇饮料、水果和绿豆汤,我们关注到一个小细节,喝汤用的碗,是从食堂带到团建场地的,极大地保障了食用安全。我觉得学校能为我们提供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是因为他们真正地从我们的角度出发,考虑到我们的需要,所以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让我们有了很好的体验。


幼儿园 倪老师
47be029556e161f35c76d7cfcddbf5de.jpg

素昧平生的我们,因为这60小时的培训,在伦华结缘。我是学戏剧表演的,曾经一直在舞台的灯光之下,演绎着“别人”,这些天, 在优秀的干部老师们的分享下,他们的光芒照亮了我,我好像“看到”了自己。伦华教育就像一枚放大镜,把生活中渺小的我们都放大了。我感受到了人资部、生活部的细心照料,感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奉献,愿意把宝贵经验分享给我们,感受到了学校给予的技术支持,给我们老师更科技更便捷的教学工具。我每一天都把自己想象成空的杯子,这样,我才能往里注入更多的营养液。酷暑中,一碗冰镇绿豆汤,晕船时一张晕车贴,口渴低声嘀咕时,刘园递给我的一瓶水,让我对这个学校“心动了”。我想像每一个伦华学子一样做好“学生”这个角色,向每一位优秀老师学习;我会发挥自己的余热,用传统戏剧元素,装扮这所美丽的学校。


中学融合部 李老师

d5229094f0a83564973a9df38f2f4933.jpg

在短短三天的苏科外暑假研修活动中,我不仅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各位学部校长和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信息量满满的“博慧”讲堂。在第二天的太湖活动中,学校人资的小伙伴们又带我们游览了太湖棕榈湾青山绿水的如画风景。最后一天曹总校长的精彩分享更是展现了科外的成功秘诀,为我带来了对于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全新认识。期待未来与苏科外共同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I am very excited about the opportunity of working for SSFLS, alongside professionals as I met over the summer training events. SSFLS to me, is a great place to work that learns from each-others mistakes and celebrates each-others successes, all whilst making all the students feel welcomed and valued.  


aab6375a0bc05b3fbb486e168082cc6f.jpg

在即将迎来的新学期,苏科外&苏科中拥有中外方教职工人数近800人,教师近450人,其中中方教师硕士占比超35%,有海外经历的和毕业于985、211院校的人员占比近半。


伦华教育将继续把教师人才的培养作为工作重心,精心设计内容,丰富提升模式,努力促进人才的能力迭代,让教育的信仰与情怀发光发热!

© 2016-2018 SSFLS 苏ICP备15060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