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人间盛岁月,百年经典记心头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百年大计,教育为先;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石,也是学生乘风翱翔向阳生长的指引。
近日,初中部学生在生动感人的舞台表演中演绎一幕幕红色经典故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光影交错间,一幕幕伟大中国的历史再现于眼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与血脉,吾辈不能忘,吾辈向往之。
百舸争流峥嵘岁 少年拏云念此朝
话剧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它可以带我们穿越历史的风尘,目睹生动的故事;它可以逆着时光的河流,带我们触摸鲜活的人物。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初一、初二年级语文组举办了主题为“百舸争流峥嵘岁,少年拏云念此朝”的致敬红色经典话剧展演。这是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这是一次光与影交织的美妙盛会。
博慧七(9)班带来开场歌舞《我和我的祖国》。
2022年,我们共同迎来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辉煌新征程。我们的党,它波澜壮阔,初心未改!它高山巍峨,历久弥坚。红歌精神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激情,红歌精神是一种人间大爱的奉献,唱响红歌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
名校基地七(4)班和七(1)班带来话剧表演《红色的起点》。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跨世纪的航程。这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类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号航船,在一次次经历了激流险滩后,驶入一片更加开阔而光明的海域。
八年级雷丁班和学森班带来话剧表演《血染丁香花》。
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偏怨别,是芳节,庭下香千结。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苏州小巷里走出的美丽女子丁香,毅然投身革命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
八(2)班和八(3)班为我们奏响《青春之歌》。
青春如歌似诗,最有激情,也最有创造力。宝贵的青春不应该碌碌无为,而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要向着壮丽的未来而进步,要竭尽全力地为社会作贡献。一个人对信念的坚守、对理想的追求,会深深影响同行者甚至后来者。如果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之歌,那么今天的青春之歌还有待更多人书写谱就。
七年级融合班为我们带来舞台剧《另类屠刀》。
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暮色苍茫,任凭风云掠过。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大河奔腾,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激流勇进,洗刷百年污浊,惊涛骇浪拍击峡谷涌起过多少命运的颠簸。
八年级1班和3班为我们带来《虎啸龙吟之潜伏》。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潜伏在军统内的地下党员余则成和太太江翠平,历经艰辛,最后成功逃到了苏联。船到中流浪更急,奋楫者才能率先争渡。这也正印证了主人公那句“我会奋斗终身的”!
七年级雷丁班和学森6班带来诗朗诵《北方》。
人到半山路更陡,志坚者终将傲视群山。诗人艾青感叹北方的贫瘠落后以及战争给北方民众带来的苦难,讴歌了北国民众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这种精神,在一次次的传诵中发扬光大,走入孩子们的记忆深处,奔向更加遥远的未来。
七年级名校基地2班和学森5班带来舞台剧《建国大业》。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各方力量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新中国成立的事宜。1949年9月21日群英荟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七年级名校基地3班和学森7班话剧表演《茶馆》。
一出戏剧,几幕开闭,演绎人生悲欢离合;三教聚合,九流登场,讲述曾经沉浮烟云。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初中部教导处丁林主任在总结发言中说:“精彩的演出浸润着同学们自编自演的辛勤汗水,饱含着同学们对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英雄先烈的崇高敬意,对面对生死存亡的大无畏精神的由衷景仰。每一个竭尽全力、释放能量的演员都是一轮无法复制的明月,每一个认真观看、若有所思的观众都是一颗不可或缺的星星。这个宝贵的话剧之夜将永远珍藏在同学们的记忆里,这次全员参与的盛会必将促使无数的‘雏鹰’舞翅腾飞,在苍穹之上引吭高歌!”
学生们说:
The Chinese classical show contained various feelings,it had our arduous feeling during the rehearsal;it had our intensive feelings when preparing the stage;it had our confidence and excitement while we were performing;it also contained our joyness after the show.The Chinese classical show was not only a show,it was a salutary experience to be on the stage.We received our manuscripts many times,we reheared and practiced again and again.Performing on the stage was certainly a good opportunity to represent ourselves,it also helped us to learn from the plays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nervousness. We appreciate all the support and coach from our teacher,and we want to say“Thank you”to all the audiences who cheered and encouraged us. We all decide to study hard for our great country.
——七(11)班 Jay
身为“红色经典”中《建国大业》中的一个演员,这次表演我的确受益匪浅。在表演的过程中,所有人团结一心演出我了们心目中最精彩的一幕幕。无论从什么角度,每个人都为了这个剧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群星闪烁,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照亮了一片夜空。
——七(5)班 杨翌鑫
同学们的表演惟妙惟肖、精彩绝伦。我从中汲取了红色力量,感谢革命先辈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这如今盛世。我们从中学习到:我一定要把握住这和平时代,发愤图强、报效祖国!
——七(10)班 郎辰
红色经典汇演又一次落幕,人群散了,聚光灯熄了,而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是热乎乎的。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些许惊心动魄,但令人心潮澎湃;烈士丁香“舍小家,为大家”的举动让人泪目;作为首批觉醒的女青年代表林道静追求真理也同样引人深思。黑暗势力也许会把灿丽的阳光遮蔽,但意气风发的新青年定会披荆斩棘,一步步拨开社会的重重迷雾,孜孜不倦地寻找属于中国的新方向……这就是一代代敢为人先的中国青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我们,也要继承他们“于萧瑟中刚强,于逆风中翱翔”的精神,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进发!
——七(6)班 陈馨、刘馨泽
风又飘飘、雨又潇潇,时光荏苒,我们穿过红色的历史,从中学习到点点滴滴。
我们铭记历史,演绎历史,传承历史,在这里展示自己,收获自己,感悟自己。
当以后的我们回首这段历程,不光有今日的感动、热泪,还应有成熟的理解、微笑。
盛世暖阳照人心 一碗人间岁月长
妙笔书写华章,文字激扬梦想。初中部语文组一直在写作领域深耕细作,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金秋时节,丹桂流香,初中学子以《一碗人间》为题,思考社会世间百态,品悟多样的人生。学生们妙语畅谈,佳作迭出。值得庆祝的是,在最近的“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姚子衿同学和郑馨儿同学获区特等奖,李洁钰同学和王哲明同学获区一等奖!
学生优秀作品选段
大家就这样说笑着,热气在寒冷中蔓延,冷风中的暖意渐渐温暖了双手,温暖了全身。
冬季的夜晚来得飞快,天色渐暗,我却在夏阿姨的面容上看到了徘徊很久的幸福感。他们把盛满红糖姜茶的碗端在手上,笑了笑,又象征性地碰了碰嘴唇。“闻闻也是好的!”
小碗盛着红糖姜茶,能对抗冬天的寒冷;小碗看似轻薄,却承载着阿姨一片热忱之心。志愿者眼中的疲倦渐渐消失。
天色已黑,新的一批做核酸的人开始排队,我和夏阿姨收拾好茶桶和小碗上楼去。深蓝的天空缀着几朵浅蓝的云,陪伴在月亮的左右。
此后,夏阿姨虽然不再送红糖姜茶了,却会准备一些暖手的小物送给志愿者,直到疫去春来。
一碗人间,是甜蜜和温暖,是真情的传递。在特定的时空里,我们找到了限定版的人间暖意。
盛世暖阳照人心,一碗人间岁月长。
——郑馨儿
有些失落地回到家中,爷爷安慰似的来到我的身边,手里仍捧着那只茶碗:“有些事情,不能太过着急”,他似乎能读懂我的愁绪,“这就跟品茶一样,心急喝下全然领会不了其中的甘甜与细节。只有从容不迫饮下它,这碗茶才有价值。困难不可怕,别让心态先打败你。”随之,沁人的茶香弥漫,淡定坦然充斥于心扉。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我向爷爷借走了那只茶碗,来到画室,铺开画纸,暖光在纸上晕开了一个个浅黄的晕。先仔细观察茶碗的纹路和三视图的明暗分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下笔时,使线条杂而有序,时轻时重,时浓时淡,时收时放,似乎只要望向那只小巧的茶碗,就有一种强有力的力量抚平忧乱心绪。点线面交锋间,笔杆的影子一寸寸被拉长,画纸上的青花瓷茶碗也一寸寸真实立体,我汗流浃背,望向窗外,东方既白,就快成功了。
——邱雨泽
如果说碗里的人间清晨梦幻而又舒心,那正午则是与其毫不相干的。
车水马龙,阳光撒入各处,这是人间的正午。此时手里的水就有些像茶了。感觉世界上所有的人在这时都得出来走走,否则就整天都不得安宁似的,人潮涌动,使你不自觉地盲目跟从。你看见手提着大购物包的妇女大笑着走过,也看见趴在玩具店门口张望的孩子哭诉手被粘住的悲惨遭遇,最显眼的还属匆忙穿梭于人流之间的背包客,他们不停留于任何一个耀眼的招牌,专心寻找那一个归宿。口渴,于是抿一口碗里的“茶”,苦得钻心,就好像一切都停顿了一秒。去哪寻一个安身之处?茫茫人海,毫无目的地走着,找不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在拿起碗时,坐在空调下,那空调风好像带走了所有的顾虑,终能专心当下。满足地吸一口茶,一分不清是苦是甘。
——王婉雅
那个蓬头垢面的老汉显然听到了他背后那声略带讽刺的嘀咕。他刚将整大碗茶水一饮而尽,连茶叶片带渣吞进肚里。他本想发出一声惬意的咂嘴声,可猛地停住了,本就大汗淋漓的脸显出一种局促不安,半口气提在胸口,用带着干油漆的手搓了搓衣角,即使他的衣服比他的脸还脏。老汉似乎想起什么,用抹布似的袖子撸了撸脸上的水,又忽地从位子上站起来。然后他就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似乎担心自己会将小茶馆的空气污染。
——汤白琳
在苏科外,学生们用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创作出一篇篇动人的佳作。这背后离不开语文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一篇篇点对点面批的习作、一例例精挑细选的素材、一声声关照入微的叮咛、一次次严格把关的修改······佳作的背后凝聚了每一位认真付出的老师的心血,造就了在各类作文比赛中所向披靡的科外学子。
语文组的拾光文学社公众号也是学生们展示内心丰盈世界和细腻笔触的小小舞台,在这儿我们不定期发布学生们的三行诗、精彩佳作、随笔感悟等等,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熠熠闪光的机会,让每一道流星都在夜空中绚烂无比。
科外初中部语文组深入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教育学生于实践演绎深化德育意识、构建理想人格,于语言写作间扎根文化、体悟文化。红色经典剧目的表演,让学生以第一视角体悟那个年代中人们的所思所想,培育文化自信;一碗人间主题作文的撰写,更是让学生把人生的感悟落实于笔尖,为提升语言运用和思维表达能力夯实了基础。
博慧学子们的奇思妙想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正为博慧教育的大道增添盎然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