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设置>强基融合班

家长讲堂 文房四宝—墨宝

2023-11-30二(7)478


俞沁佑妈妈在家长进课堂的活动课中给孩子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文房四宝—墨宝》,为同学们介绍了文房四宝之一—墨,介绍墨是怎么从烟灰变成我们现在用的墨块,同学们对墨锭充满了好奇,俞沁佑妈妈也耐心的为同学们一一解答。

大家也学到了与墨相关的许多知识。墨,从最初被当作绘画用的颜料,到兼具实用功能与审美意趣的文房珍宝,已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依然在文房用具的领域中熠熠生辉。想要制出一块上等的墨块,通常要经过炼烟、煎胶、和墨、春捣、制样、晾晒、描金等工序,如果是药墨,还会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药材,如果追求审美意趣,会在制样和描金等工序上下功夫。

 那好墨怎么挑?问题提出后,二7班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据《晁氏墨经》记载,一块上好的佳墨从颜色上来说,紫光为上,黑光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为下",除了颜色,还要有光泽,"清而不浮,湛湛如小儿目睛"(苏轼语);轻轻敲击时,能听到清脆的响声;"墨贵重",用手掂一掂,能感受到明显的重量。

 俞沁佑妈妈为大家介绍了,对墨的处理办法不同,产生不同质的变化叫墨质。可分:新、焦、宿、退、埃五种。新磨的浓墨,立即使用叫新墨。磨好的浓墨,放在砚台中半天以后,水分有一定的挥发,叫做焦墨。把墨放置一天以上,使水分有较多的挥发,叫做宿墨。宿墨由于部分脱胶,故运笔畅快、墨色浑厚,但光泽较差。在一些特殊效果中也可使用。

课程结束后,俞沁佑妈妈还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文房四宝的小礼物,同时,俞沁佑妈妈还希望二7班的同学们都能当知墨者,墨字则象征博学多才和满腹经纶,知墨者,似高山流水,知音不语,淡淡墨香,令人悦心悦目,雅室涵墨,久有余香。


© 2016-2018 SSFLS 苏ICP备15060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