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生花笔,姑苏发一枝
2024-11-29三(3)139
苏科外三年级 3 班于11月进行了班级研学活动,围绕班级特色为主题,去探寻了姑苏城里的“笔墨纸砚”。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而又以软硬出自天然的吴地不律的“湖笔”为最好。2006 年,湖笔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本次也跟着非遗文化传承人学做湖笔。
一支笔的制作工序多达几十道,从选料,水盆,成型,装套到择笔,刻字,通常是多位手艺人合作才能完成。就像香山帮建筑里的木作,水作等等,一个人很难实现。而且湖笔的选料颇有讲究,比如笔毫就分为很多种,主要以羊毫,狼毫,肩毫三大类为主,还有一些诸如马毛,胎毛,牛耳毛等等,也可以用于制笔。
本次研学之旅让孩子们了解苏州湖笔非遗文化,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孩子们的心灵;教会孩子们用艺术眼光观察世界,以景入情,以笔入信,以墨入意,以画入心; 带领孩子们走进苏州姑苏吴文化,感知发展脉动,发现姑苏之美。
苏州湖笔的背后还有非常丰富的内容,等待我们慢慢走近了解。
上一篇:诸子百家与算筹的文化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