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国家课标改革,推进课程融合创新,我们在行动!
深耕细作,笃行致远。
在苏科外&苏科中,
教师们在岗位上深耕沃土,
不断对课程进行开发创新,
只为给学生们最卓越的学习体验。
为优化初中部融合课程设计,
落实2022年秋季初一课程改革方案,
初中部融合课程培训于5月14日拉开帷幕。
老师们在学科、社团、教师发展等方面
思维碰撞、头脑风暴,
在分享中学习、反思、积累,
为学校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融合课程改革: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规定:严禁以自编课程及教材取代国家课程及教材;所有初中学生,必须开足、开齐有关国标课程。
2022年,新课标公布,明确突出“跨学科主题教学”、“学科融合整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等教学改革要求。
苏科外&苏科中第一时间落实相关规定,与此同时,率先进行初中融合课程改革。在规范中拓展融合,帮助学生成为更全面的人才。
课程优化,拓展思维
在苏科外&苏科中,我们注重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课堂、活动、竞赛等各种学习形式“多管齐下”,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经历,体验和感受课程融合、实践创新,找到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次培训中,小学部校长助理章耀文、融合部校长助理罗宜、初中部副主任陈俊、融合部副主任张丽娜分别对ECA课程、融合部课程、英语课程、ESL课程的优化改革创新进行了介绍。
其中,ECA拓展课程(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将选修和必修课相结合,在完成国标课程的同时加入校本特色拓展课程,侧重于对学生品格、能力、技能和学习力等各项核心素养的培养。
跨学科项目主题探究将加入学生的学习,帮助孩子们在心理、生理、财商、情商等诸多层面获得均衡发展,将伦华教育6C理念的能力和品格贯穿始终,促进学生会学习,爱学习,有担当,懂得健康生活,培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精神。
融合部课程分为核心课程、课外课程、增强课程三大板块。核心课程包括“语言与文学”“个人与社会”“艺术与设计”“体育与健康”“STEAM”五大类;课外及增强课程则是包含艺术、体育、学术、技能等社团、竞赛、集训课。
课程优化后,学部将更加关注语言和科创能力的培养,探究式学习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们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为更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坚实基础,成为具有胜任力的博慧精英。
如今,初中部英语教学课堂容量大、活动丰富,课后的竞赛拓展也给学生们提供舞台,展示自我。
然而在考试压力下,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牵绊。为了提高孩子们英语学习的深度、广度、灵活度,老师们将全力提升多课型教学技能,累积属于自己的校本教材,开展多元化课程。积极利用报刊、名著等文本资源,开设演讲课程等,把英语语言和多学科结合,学用一体,丰富语言技能。
对于已经掌握了英语基础知识,并希望巩固自己的理解,以便在教育或职业生涯中取得进步的学习者而言,ESL课程(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便十分有效。
它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课程,学生将通过学习提高在各种情景中理解和使用英语的能力,对于雅思或托福之类的语言标化考试有很大帮助。
拥抱科技,丰富社团
新时代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人工智能成为引领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信息化科技人才越来越被需要。“科技化”是苏科外的重要办学特色之一,2018年便组建了STEAM核心团队,从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空间建设、学生发展四个方向同轨规划,打造校园一体化创智未来教育生态圈,让学生与最新科技接轨。
课程培训中,融合部校长助理陈月光,带来了有关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优化方案。
新课标课改之下,学校将打造创智未来课程图谱,根据不同学段开设程度不同的乐高以及编程课程,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优质实践平台,包括理论、实验、校内活动、训练营、夏令营、国内外竞赛等,精彩纷呈。
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以课程为主,社团/竞赛为辅,多层次全方位挖掘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的天分和能力得到充分的成长和发挥。
在丰富课程体系下,苏科中分量十足的CCA课程(Co-Curricular Activities 课程辅助活动/社团活动),对学生的成长而言,同样不可或缺。融合部主任助理刘岱带来了CCA项目运营计划。
在原有社团丰富品类的基础上,CCA课程优化后将更加注重组织框架的重点把控、注重成果展示宣传、建立评估体系。在基本的能力培养之外,还会加强课题探究和学术竞技辅导,组织各类实践活动供学生参与。
完善的评估方法,能督促学生更加有效学习;实践项目的考察和申报,也能帮助他们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提供经验指导。
学生培养,教师发展
新课程之下,融合部主任严宇奇为我们解析了苏科中学子的培养之路以及教师的发展之路。
我们将以6C育人理念为主体,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学术成绩的“硬通货”,思维品质、社会担当和文化理解的“软实力”,给他们提供深造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将他们送往理想院校。
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教师们需要有明确的职业定位,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动机和需求以及自身价值所在。当然,作为教育者,要持续学习,与时俱进;开拓思维,做好准备面对一切挑战。
学生是宝贝,教师是财富,家长是朋友。苏科外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教师发展打造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全链条”名师提升系统,组建人才梯队,稳固教育基础。
最后,总校长曹伦华先生说:“新课标的公布,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课程改革,我们要抓紧时间行动起来。目前,我们已经有了规划的蓝图,接下来需要细化落实,希望老师们行动起来,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我们要紧跟国家发展形势,不断洗礼自己、改变自己。”
改革的过程中,难免经历阵痛,但是在颠覆与创新中,我们将变得愈发强大。
苏科外&苏科中将拥抱新课标,从教育教学本身出发,做出更加专业性、前瞻性、针对性的思考,让教育的深度和温度持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