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专家聚科外|今天,让我们来聊聊科技!
刚刚踏入新学期,伦华人怀揣一颗教育初心,在构建博慧教育生态圈的路上强化博慧教育文化气场,践行“博融天下,慧悦人生”的教育使命,精心打造助力教师成长的博慧课堂,让知识互通,教育融合,成长有力。
2月18日上午,在苏科外报告厅,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携手科研领域专家,同时也是博慧家长,为教职工带来“博慧大讲堂 科技专题”首场讲座,开启一场家校合力的知识漫游之旅。
科技赋能,拓展教学边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科技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源源动力。伦华教育自创建以来,一直在创新教育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紧跟时代发展,创新教育模式,建立博慧教育生态圈,打造博慧家校共同体,吸取优质资源,开阔教师眼界,丰富教师知识领域,建立起一支高素养的博慧教师队伍。
在博慧家校共同体中,“学生是宝贝,家长是朋友,教师是财富”,今天的“博慧大讲堂”邀请了四位在科技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成就的家长朋友,给教师们打开精彩、新奇的科创新世界,为博慧教育累积智慧财富。
曹彦飞先生
●任职于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
●GC汽车业务负责人
●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讲座主题:《汽车半导体行业分享》
身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的曹彦飞先生以自己丰富的从业经历和深刻的行业认识,为科外教职工介绍了他所从事的汽车半导体行业。
低碳化、数字化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对它投入的大量研发,推动着半导体行业的迅猛发展,而曹彦飞先生所从事的就是将现实与数字世界完美联系起来,为人们点亮智能化生活。曹先生带领大家踏上中国汽车发展的回顾之旅,展望国产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长。
在半导体应用领域,电动化推动汽车行业焕发勃勃生机,迅猛增长,而曹先生和他的同行们以矿工精神自我激励,致力于服务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发展,将数字世界与现实密切联系之路延伸至远方。
戴亚康博士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究员
●苏州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智能影像学组副组长
●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
●博士生导师
讲座主题:《生物医药之医学影像人工智能》
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戴亚康博士,以严谨的专业知识向大家分别讲解了有关生物技术、制药技术、医械技术、诊疗技术的发展与现状,以及面向生命健康所做的贡献。并着重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技术上的开发和应用,尤其对例如癌症等重症、疑难症方面的诊疗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让大家看到,在医疗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人工智能与生物医疗跨领域结合、应用和发展的无限前景。
刘建芳博士
●任职于江苏高凯精密流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曾任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讲座主题:《中国半导体装备的现状及前景》
刘建芳博士,长期从事压电精密流体控制技术在半导体装置上的应用,行业积累深厚。今天,从行业专业角度为大家介绍了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所面临国际环境下的压力,剖析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紧迫感,也阐述了他对该产业未来研发的积极想法,并建议要从教育开始,培养学生对中国电子信息科技发展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
于政道博士 ●任职于清正生态科技 ●清华苏州环境研究院ICSE首席科学家 ●国家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讲座主题:《生物降解金钥匙——ICSE技术漫谈》 于政道博士从事环境创新研究工作,为大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提到在环境创新研究行业中有着生物、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交叉点,在未来需要的不仅是高精尖技术,更需要能将多学科交叉融合运用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于博士还介绍了他在苏州建成的全球首个蓝藻资源化平台,揭示了环境研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非常期待能向苏科外&苏科中的学子们传达更多环保的理念,欢迎学子们去实地参观学习。
讲座充满浓厚的专业气氛,老师们不光认真听、做笔记,还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现场互动活跃,几位主讲人也纷纷表达了今后要与学校加强科技方面教学互通的愿望。
家校共建,带来助学助长
讲座后,曹伦华总校长向四位主讲人颁发聘书,牢固家校一体共建关系,在博慧教育发展之路上再添新羽翼。
筑起家校合力共建平台,谱写携手共育华丽乐章。孩子的健康成长得利于学校教育、家庭引导、社会关爱共同的作用,三方共同担负着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家校共育只有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一体,教育方向一致,思想理念统一,才能激发出“1+1>2”的效果。苏科外自办校起就不断探索家校共建新生态,学生是饱满的种子,家庭是肥沃的土壤,教师是勤劳的园丁,社会是适宜环境,这个新生态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书写出一个个孩子成长的动人故事。
自2016年起坚持到现在的家长义工驻校轮岗,守护孩子们的一方平安;2018年开启的“小萤火虫亲子阅读俱乐部”,让科外的爸爸妈妈带领孩子们徜徉在阅读的欢乐世界;家长讲座,各行各业优秀的家长们以智慧带领学生思考;家长工坊,提高家校共育水平,助力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依托家长的优质资源,赋能孩子走进科技前沿阵地学习发展;家委会进课堂、参观后厨、家长开放日、面向家长系列公开课、建立家校智库......家校合作迎来双向共赢,为孩子们的成长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今后,我们将依托科外&科中的家校平台,举办更多学术讲座和实践活动,引进各专业领域的优质资源入校园,展现前沿的科学成就和发展新貌,助力教师,赋能学生,为师生们铺开各领域蓬勃发展的画卷,领略大国智慧与发展的宏阔境界。
创智未来,结出累累硕果
在“科教兴国”的战略引领下,苏科外的办学始终注重打造科技特色,聚焦影响社会和学生未来发展的新技术、新工具,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验、协作、创造的科创平台。
通过发展科学、信息、STEAM、创客、人工智能、编程等课程,构建了面向未来的“创智未来”课程体系,打造了多个特色课程,包括强基STEM、人工智能与编程、物联网与智能设计、多媒体与视觉设计、移动应用开发等课程,并组建了计算机编程校队,为学生成长打开更多窗口,为科创注入更多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苏科外的学子们即将迎来第七届乐活创智节,崭新前沿的科技知识、丰富有趣的科创活动正等待着孩子们。
时光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苏科外将科技融入教育的不懈努力,为学校赢得了一项项荣誉,培养了一批科技小达人。
课题申报情况
申请区级以上课题5个
其中省级课题1个
结题1项
2021-2022年学生获奖情况
国家级奖项78个
省级奖项78个
市级奖项57个
部分科技教师获奖情况
刘家君老师
● 苏州市小学科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 苏州市高新区小学科学基本大赛一等奖
● 苏州市高新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质课获一等奖
● 江苏省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中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辅导员
●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优秀科技辅导员”
● 苏州高新区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教学技能竞赛获区二等奖
● 高新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获二等奖
单玲玉老师
● “集体的力量”苏州市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优秀辅导奖
康立平老师
● 苏州市教育技术应用能手
● 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证书
● 苏州市学科教学“双优之星”
● 苏州高新区机器人竞赛优秀辅导员证书
● 苏州高新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
曹月元老师
● “集体的力量”苏州市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优秀辅导奖
汪海翔老师
● 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优秀辅导教师
● “我爱发明”科技创新比赛优秀辅导员
郭爽老师
● 江苏省2021年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
●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 高新区首届教育信息化融合大赛一等奖
● STEM Assessment -STEM能力考试优秀指导教师
朱曦玮老师
● 苏州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中小学航海模型竞标赛优秀辅导员称号
●2021年苏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创客组)一等奖
● 2021年“领航杯”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二等奖
● 2022年苏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创客组)二等奖
章苏娥老师
● 高新区教学能手
● 江苏省金钥匙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 高新区优秀科技辅导员
● 苏州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优秀指导教师
●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 青少年编程等级测试优秀辅导员
朱晨洁老师
● 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认证-中级科技辅导员
● 苏州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 国际青少年编程竞赛优秀辅导员
●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联赛CSP认证一等、二等辅导员
● 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二等奖
● 苏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辅导员
● 苏州市中小学社员优秀辅导员
● 高新区优秀科技辅导员
曹总校长说:“未来世界将以人工智能为发展中心,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培养也将成为大势所趋。我们努力促进校园科技文化形成与建设的良性循环,让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基因,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苏科外落地生根。”
世纪芳华灿烂,
万里锦绣河山,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诗中,
科技强国是最动人的诗篇。
科技创新引领时代发展,
开启智慧大门,
博慧教育承科技之创新,
融家校之联合,
书时代之华章。
敬请期待与下一次
“博慧大讲堂”的美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