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要闻

他们用“十八般武艺”,书写跨国界的教育情怀

2023-03-15676

在国际化教育氛围浓厚的苏州,

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是莘莘学子与世界连结的桥梁,

用开放融合的课堂启发学生心智,

用丰富多元的文化开拓学生视野,

他们,就是外籍教师。


为感谢苏城外籍教师的付出与贡献,

近期,苏州市首次表彰中小学

优秀外籍教师及优秀外籍教师管理团队,

来自苏科外融合一部的Siobhan

获得优秀外籍教师奖。

这是给予Siobhan老师的鼓励与肯定,

也是属于苏科外外教团队的荣耀。


image.jpeg

image.jpeg



润物无声,滋养未来


在苏科外,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点滴细节中影响学生。在该理念影响下,外籍教师同样以“润物无声”的教育,滋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课堂上的Siobhan,专业而又细致,专注而富有创造力。她的授课内容系统完整、组织良好、表达清晰,她还会写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评语来鼓励学生,帮助他们进步。


image.jpeg


好的教师,会以一种能促进学生性格和理解力的积极成长的方式来培养孩子。


Siobhan鼓励学生们去追求热爱,比如有的孩子对表演充满热情,她就经常鼓励他们在英文音乐剧中扮演主角;她还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带领学生们一起捡垃圾,教他们如何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Siobhan还曾牵头组织了一个慈善义卖市场,让学生们负责管理,互相销售食品和二手商品,为苏州自闭症协会筹集了近4万元的资金。此外,她还举办过图书募捐活动,最终将6000册图书捐赠给孤独症儿童支持项目,拓宽他们认知世界的道路。


image.jpegimage.jpeg


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是潜移默化。Siobhan的善良温和、热心公益,如同暖阳照耀着孩子们前进的方向,帮助他们成为同样温柔而又坚定的人。


image.jpeg


image.jpeg


优质课程、生动课堂,是科外教师们专业的呈现和智慧的结晶。科外幼儿园外方园长Evi苏科外IB主管兼IB MYP协调员Seema融合一部学术顾问Bess融合二部IB PYP协调员Vanessa,凭借对课程打造、项目落地、团队管理等多方面的杰出贡献,成功申报苏州市“海鸥计划”,全市共97位海外专家入选。


(*“海鸥计划”是指通过打破国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坚持以用为本,充分体现个人意愿和用人单位自主权,以契约管理为基础的柔性引进海外人才智力的方式。)


截屏2023-03-15 15.51.23.png


他们因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因为对教育的情怀,不遗余力地打造优质课程与课堂,通过先进的教学模式,为孩子们插上自由逐梦的翅膀。


去年,Evi的文章《10 years in China 我在中国的十年》还被收录于《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外国专家热议“二十大”合集。她说:“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感受到了尊重和中国对教育的重视。对于这个我工作和生活了十几年的国家,我满怀敬意,也感谢她为每一位教育者提供了精彩纷呈且多元的施展拳脚的舞台。”


image.jpeg



多才多艺,开放包容


苏科外外籍教师的优秀,不仅仅体现在教学上,课堂之外,他们也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努力融入如今生活的地方。


来自融合一部的Joyce,“2022苏州外籍人士才艺秀”中一展歌喉,收获了属于她的荣誉。与此同时,苏科外还获得了此次活动的最佳组织奖


image.jpegimage.jpeg


Joyce从小就爱唱歌,她的歌声铿锵有力,释放出野性与勃勃生机。曾经在家乡,她总是积极参加各类歌唱比赛,来到中国后,却没有施展的舞台,幸好遇到了“外籍人士才艺秀”,这是她一直渴望的邀约:“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展示我的歌声,我很兴奋,也在不断学习。”


image.jpeg


在Joyce眼中,苏州开放包容,苏州人友好温暖:“这里的朋友冲淡了我的思想之情,唯有真挚的感情才能跨越国家、文化之间的隔阂,拉近彼此之间心的距离。”


而苏科外,则是让她感到无比自豪的地方:“我为我是一名教师而骄傲,我希望尽自己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园丁,不负学生的期待。”


来自融合三部的Stefano,是一名美术老师,也是一位艺术家。他喜欢通过绘画实践进行比喻性研究,考察他所处的世界。


image.png


他的作品是想象力的起点,他的经历、记忆和兴趣汇聚于此。除了典型元素和绘画传统之外,他还插入了来自数字世界的干预,与绘画主题进行对话,并进而改变其意义。其独特的风格和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呈现出一场充满幽默感、发人深省的视觉盛宴。


image.jpegimage.jpeg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Stefano在上海举办了自己的个人画展“Sospiro”(《低语》),此次展览作为“2022中意文化和旅游年”系列活动之一,具有重大文化意义。


image.jpeg


他说:“我自幼学习绘画,且从未停止在绘画上的脚步,我很感激所遇到的恩师们,让我能坚守自己的梦想直至今日。因此,我想要以同样的方式教育引领我的学生们,授之以技巧,提高其艺术热情,启蒙其创造力,以此培养出他们看待艺术乃至人生的独特视角。我相信这才是艺术研究的真正潜力所在:学习并发掘如何用创造性的思维去面对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


image.jpeg


来自融合二部的Eslam爱好摄影,去年,他参加了“江苏这十年 洋镜头 新视野”——在江苏外国人2022摄影大赛,其摄影作品《灯影同里》从近300位外国友人的约20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103件获奖作品之一。


image.pngimage.jpeg


作品里,蕴藏着他对江南人文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开放、包容、融合的姿态。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他用独到的艺术眼光发现和记录着身边的一切美好,同时,也带领学生们把美好定格。


image.jpeg


在苏科外,优秀的外籍教师还有很多。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用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十八般武艺”充实自我,滋养灵魂,以最佳状态引导每一位博慧学子,以爱育人,用心呵护。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无论国籍、无论语言,为人师表,有的是真诚的引导,是朴实的奉献,是同样的教育初心与情怀。如今,外籍教师们正从入乡随俗的客人,蜕变成为共同探索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 2016-2018 SSFLS 苏ICP备15060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