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只有一天,但生态与劳动教育应该是每一天
草长莺飞,春风拂面,
万物苏醒,新绿初绽。
充满希望的日子里,
我们迎来了第45个植树节。
清新的色彩,
是春天图画上的主角;
大地的恩赐,
藏在每一抹绿意里。
于是,博慧学子们
用手触摸、用心感受,
用行动将美好根植心间。
草木蔓发,春景可望
一树鲜花,满面春光。
植绿之前,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
在老师的带领下,
一起去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野花、草垛、
挂了花骨朵儿的枝头,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风景
凑在一起编织出了无比美妙的春色。
孩子们沉醉在春日的同时,
也感受着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心中对“播种”
也产生了更强烈的感触和意愿。
同样走出校园的,
还有小学部的同学们。
在“春天里的徒丫”
户外徒步实践活动中,
他们背着好奇的行囊,
带着求知的视野,
来到了景色秀美的恩顾山。
当然,活动的意义
绝不仅仅只有赏春。
在国家“双减”政策的号召下,
苏科外对于学生体育科目愈加重视,
通过体育课、户外跳操、
户外拓展实践等方式
延长了学生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
这次的徒步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学生们用脚丫丈量春天的距离,
在体育锻炼中感受身心舒展;
用双手拥抱春天的美景,
在游戏欢闹中享受春天的气息;
用眼睛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以童心写出最美的献给春天的诗。
播种春意,万物可期
“春巨人”说:没有花的春天怎么能叫春天呢?”幼儿园的老师们用童话故事为引子,激发孩子们的种植兴趣。
各年级组针对“春日种植”展开小组讨论、植物探究、制定种植计划、建设种植园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为的是鼓励孩子们亲近自然,希望通过种植活动能发展劳动技能,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播种自然意义非凡,而播种后的守护和静待,也承载着蓬勃的希望与生命力。
在小学博慧农耕园,长势喜人的萝卜、白菜、西蓝花等蔬菜,是同学们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他们在播种、耕种、观察、浇水、施肥、除虫、收割这一系列的农业种植劳动下,感受到了劳动与丰收的喜悦!
有心的同学还用生动的图文,精心制作了植物观察日记,记录生命的蜕变。
经过一学期的农耕种植后,孩子们根据所学所思,在早春时节提前进行土壤改良,给土壤进行翻土、施肥,为下一次的种植做好充分准备。
初中实验部的劳动课程,也和“绿色种植”相结合,以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为主,选择1-2种优良种植或养殖品种,开展系列化种植或养殖劳动实践。
课程中,同学们分配责任田,包产到班,责任到人,在呵护苗苗的同时学到了满满干货。比如:传统农业种植与现代化农业种植的优劣势对比;如何采用无土栽培种植蔬菜;常规的穴盘育苗、蔬菜定植方法、蔬菜的日常管理、蔬菜成熟指标、营养成分及用途等。
目前,同学们已经收获了当季种植蔬菜,掌握了常规蔬菜的种植管理技术,了解了蔬菜生长习性等。在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中感悟劳动价值,培养劳动精神。
在融合三部,植树节变得创意无限。师生们跳脱出“种植”的框架,把艺术与绿色相结合,发起“绘绿“、”穿绿“活动,倡导绿色生态。
同时,他们还会采购柠檬树以及其他绿植种子,点缀班级和学校,在对植物的呵护中学会善待与尊重生命。
依山傍水的苏科外,
本身就是绿色生态的载体。
一直以来,
我们为孩子传递着生态环保理念,
将其融入课程、实践
以及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植树节只有一天,
而生态教育、绿化环境
却是漫长的过程。
我们将始终以教育浇灌初心,
为世界的春色盎然竭尽所能,
用向下扎根的坚守,
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