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要闻

行走的课堂|寻千年文脉,觅姑苏繁华

2023-03-201025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史。

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

文脉悠长,底蕴深厚,

为博慧学子提供了

绝佳的特色课堂和体验活动,

让他们在行走中

品味江南之雅,

感受江南之美。


古城苏州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最美水乡,园林、昆曲、评弹……无一不体现出这个城市悠久的人文历史。为了让科外学子感受家乡的万千气象和文化底蕴,在他们的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开发和设计“寻觅姑苏城”研学课程,开拓丰富的课程资源,带领孩子们用脚步丈量古城,在行走的课堂里品读姑苏,并在研学过程中加以互动性活动及非遗手工体验,加强学生对苏州的探索及认知,弘扬璀璨的姑苏文化。


image.jpeg



山·水

Mountains & Rivers


姑苏,自古以秀丽的湖光山色与众多名胜古迹闻名于世。山、水让姑苏拥有了不一样的灵动和婉约。


image.jpeg


科外学子探秘“天下第一智慧山”穹窿山,参观孙武草堂、孙子兵法碑刻廊及“兵圣堂”;游览穹窿山万鸟园,了解鸟的起源、种类、生活习性,懂得了保护鸟类,是重要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走进吴中第一山,饱览虎丘名胜风光,探秘千年斜塔虎丘塔的奥秘,寻访吴王遗迹,了解莫邪干将的铸剑传说。


大运河是宝贵的遗产,是流动的文化,一条大运河沟通南北,贯穿古今。科外学子在“行走大运河”主题活动中,沿着大运河流淌的足迹,走进了苏州运河十景,围绕“运河十景”这一主题从历史、非遗、艺术、美食等多元角度将“研”与“学”融合起来。同学们在研学活动中宣传运河、保护运河,领略大运河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探寻江南运河繁盛至今的秘密。


image.jpeg



人·文

 People & Culture


感受古典园林之美

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对话苏州园林,传承世遗文化,科外将课堂延伸到了姑苏园林之中。巧夺天工的园林工艺,富有内涵的诗文碑刻,三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园林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都深深吸引着学生。


image.png


同学们游览苏州名园,领略古代建筑的秩序之美与醇和之美,对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有了整体感知,还分小组深度研究网师园的园林布局、假山池沼、窗砖工艺、花街铺地、诗文碑刻等。


image.jpeg



惊叹非遗天功之妙

苏式花窗在苏式建筑艺术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其制作技艺是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一部分。科外学子走进苏式花窗博物馆开展了寻觅姑苏城研学活动,对苏式花窗的历史传承、花窗的种类样式以及制作工艺等有了初步的了解。非遗传承人示范刨木、钻孔、拼接等技艺,同学们化身“小木匠”,体验传统技艺,切身感受到了苏城非遗的魅力。


image.jpeg


走近一丝一线织就的天工图画——“苏绣”,科外学子看到了书中所说“衣被天下”的繁华景象,切身体验了养蚕、缫丝、刺绣等系列非遗实践活动。


image.jpeg


斗拱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精灵,它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同学们分工合作完成斗拱搭建,在创造中感受传统工匠艺术的精美、韵律与力量。


image.jpeg


探寻博物珍藏之秘

六4班挖掘博物馆丰富的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具有博物馆特色的班级名片。丰富多彩的博物馆班本课程,实地体验的博物馆参观研学,神秘奇特的文物研究,让孩子们在馆教研学中探索未知世界。


image.jpeg


孩子们来到苏州市评弹博物馆参观,听取了工作人员的介绍,欣赏了苏州评弹,被姑苏的吴侬软语、丝弦音韵深深吸引,深切体验了苏州评弹的艺术魅力。


image.jpeg


对于科外学子而言,“研学博物馆”其实只是一个圆点,随着它的半径逐渐拉长,孩子们要探索的世界会变得更为广大。一座座博物馆的研究就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来,给孩子更开阔的视野,更系统的知识,让孩子们在历史的变迁中触摸世界,面向未来。


image.jpeg


铸就红色文化之魂

科外学子来到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参观了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史迹陈列展,学习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的历史,感悟革命先辈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热血青春。


image.jpeg


革命先烈们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才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更应向革命先辈学习,以他们为榜样,肩负使命,砥砺前行。一次次研学活动,加深了少先队员们对苏州革命历史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更热忱的爱恋,增强了他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image.jpeg



学·校

Exploration & School


一草一木筑童年,一墙一壁绘梦想;一室一心同方向,一班一品亮锋芒。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科外致力于打造特色班级文化,让学生“心有归宿”。


研学手册记录成长

五2班的同学在持续近五年的寻觅苏城活动中蓬勃成长,在小组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三期《寻觅姑苏城》活动手册。研学活动也相继在“引力播”“环球网”“扬子晚报”“姑苏晚报”“环球时报”等刊登。


image.jpeg


四7班的同学把小组研究报告集结成册,独创了一本《最·苏州 网师园研学手册》,让学习、探究、合作的过程更具有意义。同学们还在各大园林实地做起了义工讲解,一个个视频,一份份研究报告,都是班集体成长的小小里程碑。


image.jpeg


一墙一室风景独好

科外的老师凭借自己的智慧,引领孩子将研学的成果带回班级,将班级文化展现得更加丰富多元。各班在教室内呈现多样研学成果,不仅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尽展班级特色的魅力,使得整个班级文化活了起来。


image.pngimage.png


淑女六班秋暝班,名字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寓意对理想的追求。作为“秋暝班”的女孩,不仅需要有“细嗅蔷薇”的细腻情感,更应是秀外慧中、内外兼修。近六年来,老师们一直带领同学们用不同的形式领略诗词歌韵,共同绘制姑苏画卷。


image.jpeg


行走的课堂,是“研”与“学”的完美融合。“寻觅姑苏城”研学活动将课堂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引领同学们了解苏州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家乡发展的古韵今风,收获了别样的成长。


文化浸润思想,品德践行育人。特色班级的建设是一项漫长的过程,科外的每一个班级都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让教学更具生命力,为孩子们成为具备6C品质的博慧少年保驾护航。


办不一样的教育,

铸就不一样的灵魂,
从一间富有特色的教室开始,
穿越时空,品读姑苏
探寻姑苏千年文化

播种梦想、放飞希望、积蓄力量。


© 2016-2018 SSFLS 苏ICP备15060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