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要闻

APYLC 6.0|放飞一颗探索的心与世界交融

2023-04-181153

4月16日,第六届亚太青年领袖峰会(APYLC圆满落幕,此刻科外学子已踏上了回家的旅程。此次峰会由东道主新西兰St Paul’s Collegiate School主办,以“超越课堂——让年轻人积极地学习”为主题,邀请到来自中国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中国台湾Mingdao High School印度尼西亚Binus School日本Kaichi High School的青年领袖代表,齐聚在大洋洲的绿色王国,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体验。

 

此次峰会把课堂的概念无限扩展、延伸让青年学子们走进自然,认识世界,把学习发展与生命成长融为一体,在新西兰的高山与河流间以兴趣探索理论以专业探究学术,在实践中积极地学习、感知和领悟。


image.jpeg



亚太青年领袖峰会(APYLC),是在新加坡原教育部高级督学洪伟雄先生印尼建国教育集团总裁Bernard先生伦华教育创始人曹伦华先生三方共同提议下创立的,至今已是第六届,它为亚太青年学子们打开国际视野,提供交流互通的渠道,搭建提升领袖才能的平台,共筑文化交融的世界文化场。


此次亚太青年领袖峰会(APYLC)也迎来了主席换届,曹伦华先生当选为APYLC新任主席原主席洪伟雄先生任APYLC永久顾问,这预示着APYLC将翻开崭新的一页,绘就更加宏伟的蓝图。


image.jpeg

(左:Bernard先生;中:洪伟雄先生;右:曹伦华先生)



遇见领导力成长


说到领导力就离不开团队。此次峰会尤其注重团队建设,将来自五个不同学校的学生们随机分组,为他们设计了一系列考验团队协作、发挥领导能力的活动。


比如结伴在户外寻宝;组队完成传递、荡绳、接球、攀爬四项任务的闯关挑战;


截屏2023-04-18 08.36.34.jpg


协作完成丛林地形分析,寻找素材搭建掩体,野外生火一系列丛林探险任务。


image.jpegimage.jpeg


对于初次体验这类野外活动的学生们来说,既新奇又充满挑战,是对体能和生存技能的双重考验。


同学们从陌生到熟悉,从拘谨到从容,在困难面前相互鼓励,为彼此顶起压力,在重重挑战前总有人能带领小组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任务。


例如在挪罐头活动中,各组第一轮都以失败告终,在反思所存在的问题后,各组进行工具改造并重新制定策略,在第二轮尝试中,由我校徐天行同学引导和主要操作的黄色小组率先胜出,赢得全场掌声。


image.jpeg


正是一次次这样的团队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稳定了情绪和心态,激发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智慧、果断、坚毅和勇气。


此次峰会论坛主要围绕“领导力探讨”“文化构建”展开。在关于领导力的探讨中,学生们通过头脑风暴列举领导力特征,以拳王阿里视频为引入,抛出“谁是你心目中最出色的领导”的问题,随后通过活动体会团队协作和领导力的真谛,也通过活动表现出各自独特的领导力风格。


image.jpeg


在这个过程中,导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领导与领导力,让他们知道不仅仅体育明星、政治领袖、公司高层才是领导,领导力在不同身份、不同职责的人身上都有体现,也让他们懂得了解团队成员、创建团队文化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image.jpeg


一支Everyday Leadership视频,颠覆了所有学生对领导力的认知。在视频播放前,学生们都不敢承认自己可以被称之为领导,但在观看之后,另一种对领导力的理解方式点亮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逐渐认同自己的领导身份。因为可能在某个瞬间,你的一些举动就影响着他人,使得别人对你肯定,这就是领导力。


image.jpeg


科外学子们愈发地坚信,想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应该全身心经营好自己,在自己的角色与位置上敢于承担相应的责任,拥有面对挑战的勇气。


在老师的引导下,周呈栩同学为介绍自己的团队文化特征而设计了一句slogan——“站的越高,越能看到更好的风景”具有领导者的视野,且充满自信。



在峰会前有人会问,究竟是什么样的活动,能让四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们不远万里奔赴?


此次峰会活动的带队老师刘岱介绍:“本届峰会和之前相比在活动设计、组织形式上都有创新之处,为参会的学生代表、指导教师们都提供了非同寻常的体验,与当地深厚的人文气息紧密融合,特别是在Tihoi Venture校区,伐木,野外生存,皮划艇,房屋搭建都是当地学生的必修课程。此次学生代表体验了最基本的攀爬,掩体搭建,生火,在实践中加强团队协作,可以切实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们联系日益加深和融合,团队中的领导力日益凸显。关于文化构建与领导力理解的讲堂,让学生们充实了理论知识,更加真切地了解了本届峰会的主要议题。”


image.jpeg



触摸多元文化


只有走出去,才能真正领略到多彩的世界,而文化是其中最为绚丽的一面。

 

参加此次峰会的科外学子,有机会与其他几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近距离接触交流,体悟世界文化的魅力,特别是对这次主办国新西兰的传统人文风俗进行了实地学习体验。


image.jpegimage.jpeg


沉浸在新奇又热情的毛利特色欢迎仪式中,穿过曾经战争时期毛利人的居所和战备区,登顶Pa site mountain,同学们感悟着毛利族悠久及神秘的历史,同时对新西兰文化传承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了深入了解。


image.jpeg


St Paul's 学校的Tihoi探索校区主打训练新西兰当地学生的生存能力。此次,科外学子们也融入了这全新的“野生”生活体验,住进当地学生亲手搭建的特色小木屋宿舍,并自己动手清洁和整理床铺,在获得全新体验的同时,更锻炼了他们在任何生活环境下都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超强的适应能力。


image.jpeg


作为具有华夏根基的科外学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他们用精心录制剪辑的视频向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们介绍美丽的家乡苏州,展示心目中可爱的学校——苏科外。


image.jpeg


博慧学子们与参与活动的青年领袖互送代表各国各地区文化历史特色的小礼物。


截屏2023-04-18 08.42.13.png



在曹校的带领下,大家把寓意一片祥和的中国水彩画《春色》,体现苏州水乡风情的刻画以及伦华教育吉祥物赠送给St. Paul’s Collegiate School学校校长Ben Skeen先生,希望两校友谊长存。


image.jpeg



见证教育互通力量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多年来,苏科外始终以开放融合的姿态,不断拓展优质中外教育资源,为学生打开多元发展通道,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平台,助力学子深刻理解中国与世界,通过教育合作架起人才培养的桥梁,为培养具有“华夏根基、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领袖胸襟”的世界青年创造条件。


教育的融合,思维的碰撞,在此次峰会上也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峰会后期给出的问题是让学生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学校,苏科外学子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建立一所类似迪士尼乐园一样的学校,其中包含不同国家的主题校区,同学们可以在各个校区学习不同的语言、文化等知识。科外学子们自信、创新的品质在峰会中完美呈现。曹校长经常说:“世界是多彩的,教育是多元的,学生是多能的”通过科外学子的践行不断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这次参加亚太青年领袖峰会(APYLC),苏科外派出七位青年领袖代表,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感言:


徐天行同学:

这次交流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让我遇见了更加多元的世界,同时我的英语口语水平大大提升,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首先关于文化,从第一天正式见面介绍各自的学校到日常交流,我对印尼,新西兰,日本,台湾地区的文化风俗有了深刻了解,尤其是新西兰当地的各种文化渗透到我们在这生活的每一天。第二关于技能,这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学习到了各种用于野外求生的技巧,比如生火,搭建一个能保暖的庇护所,用星座判断方向等。第三关于学术,我们主要探讨了领导力和文化两方面,使我不仅知道了领导力和文化的定义,还了解到一个好的领导人应该具备怎样的思维和能力,并且懂得了什么是好的团队文化以及如何去打造。


周呈栩同学:

此次新西兰之行,我不仅参与了多个户外活动以及学术讨论,更重要的是结交了许多有趣的朋友。从第一天初识热情好客的司机,到与来自亚太各地的同学们一起开展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探讨对dream school的想法,无一不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参加峰会的同学们大多年龄与我相仿,但在交流中发现,大家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却大有不同,让我看到了文化的差异。同时,我还领略了新西兰本地的文化,比如毛利舞和他们传统的祷告词。总的来说,此次新西兰之行不仅是身心上的愉悦,更是精神上的交流与升华。我非常感激学校能给我们此次出行的机会,并感谢与我同行的同伴和结交的朋友们给我如此美好的回忆!


金瑞炫同学:

新西兰此起彼伏的山脉与湛蓝的天空是我见过最美的景,深山中古老的树和穿透间隙的缕缕阳光,伴随着风声与鸟鸣,是如此静谧。这次参加APYLC,让我真真实实地体会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APYLC的朋友们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通过与他们的相处,我在社交技巧与合作方面都有收获,对领导力也有了崭新的理解:并非带领队伍顺从于自己,而是鼓励每个人融入队伍,从而充分表达自己。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开始从不同角度思考。当看到毛利战舞时,我能感受到新西兰人从内而外的激情与活力,体会到了不同地区的精神。我庆幸自己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多优秀人才,激励着自己为未来的进步更加努力,此次APYLC将是我难忘又珍贵的回忆。


刘韵涵同学:

本次APYLC的中心话题是领导力,我们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一系列活动。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Line Challenge,在这个游戏中我找到一些规律和技巧,因此我需要担任起小组的领导者,引导大家完成任务。但过程并不顺利,失败了很多次,我们没有放弃,我组织大家积极讨论,齐心协力最终突破游戏瓶颈顺利完成。通过游戏让我感受到除领导力外,团队合作也很重要,峰会中我们常常随机分组活动,这让我有机会和更多的同学进行交流合作,个人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使我受益匪浅。


施丛余同学:

这是一次接近自然,与团队完美合作的峰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我们,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分享自己国家的文化与自己的故事,从尝试和没说过话的人坐在一起到相互介绍学校,一起搜索标志物,一起登山、用树枝和树叶搭建掩体和用木头生火烤棉花糖,一起看星座、赏满天星星,一起踢足球和running activities,一起在篝火晚会上弹着吉他又唱又跳,几天的相处,让我们的领导力与合作力大大提升,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对方的文化。精彩的讲座以各种形式教导我们什么是leadership,如何做一个好的leader,使我们的理论知识更加充盈。


徐言秋同学:

这几天在新西兰的学习中,我与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同学们成为了好朋友,在与他们的交流合作中,慢慢了解他们的文化,同时也锻炼着自己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领导力以及组织能力。老师的演讲为我带来了许多新的知识与概念,户外活动提升了我的身体素质,还让我掌握了许多野外生存技能。这样多元化的课程体验是十分难得的成长经历,希望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方宥杰同学: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活动,它将书里书外的知识融会贯通。比如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丛林漫步和野外生火两项活动,它们将平时我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其次,领导力和集体协作的概念贯穿峰会始终,让我懂得了:1.集体的组成是基于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2.一个好的团队,需要组员们互相打气鼓励,保持紧密的组员关系,让小组氛围和谐且充满活力。3.在活动中,通过增加小目标使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我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组员们,通过理论的引导,超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在实践中完美呈现。这次活动真的很棒,如果以后还有机会我一定会继续参加!


科外学子在亚太青年领袖峰会(APYLC)上的表现也时刻牵动着家长们的心,领队刘岱老师即时为家长们分享孩子们的成长日常,获得家长们的赞誉。

image.jpeg



在走向世界的同时,苏科外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方方面面,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博慧学子的成长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4月13日,苏州高新区工委统战部副部长屠澄带队高新区欧美同学会一行来访我校,将“种子计划”带进科外校园欧美同学会成员为科外学子们分享了他们的求学经历、留学经验以及学成归国后创业的心路历程,帮助科外学子们对未来选择学校、专业,以及职业发展建立更加清晰的目标,更是唤起学子们“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留学初心。


image.jpeg


跨越山海,只为一场遇见,

全力以赴,只为一次改变。

世界是一本书,

若不到处走走,

你看到的总是同一页的内容。

奔赴、相遇、交流、共融,

让博慧学子的成长更加有力。

© 2016-2018 SSFLS 苏ICP备15060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