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外家长说|“我们的获得感,来自于学校细微之处的给予”
家校共育过程中,
学校是圆心,家庭是半径。
只有同心相向,心向暖阳,
才能凝聚成长合力。
在苏科外,
博慧家校共同体开放、温暖、平等、互信。
学校给予家长的安心承诺,
涵盖课程活动、品牌建设、
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
正是这一份难能可贵的信赖,
才造就了属于博慧教育的别样风景。
#夯实品牌#
——“把孩子交到这里,既省心又放心。”
对于学校而言,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是否能给孩子优质的教育,让他们收获成长的喜悦。苏科外始终坚持打造博慧教育特色品牌,吸引了无数家长的选择,幼儿园K3D张佑臻Reggie的妈妈就是其中之一。
Reggie妈妈说,之所以选择苏科外幼儿园,是因为其品牌打造真正做到了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情绪和感受:“直白来说,就是没有‘套路’,一切都是实实在在。”
每学期的主题探究类课程,老师作为引导者,带领孩子在项目中充分参与、主导、学习、合作、探索,更多的是引导孩子们独立思考:
“3-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教育不应该还停留在保育,或是在孩子‘应该’掌握多少知识上。在苏科外幼儿园,课堂不仅在教室里,还在大自然中。你会看到大树下分享绘本的孩子们,菜园里辛勤耕作的小园丁,烘培房里研究美食的小厨师,游泳馆里努力锻炼的小健将……我觉得苏科外幼儿园不仅在做教育,更在培养孩子积极阳光的生活方式。”Reggie妈妈说。
在家长眼中,科外幼儿园教师就像神奇的魔法师,活力满满、多才多艺。比如在戏剧教育课程中,专业的老师们鼓励孩子自主创作剧本,并且和他们共同参演。一方面能快速把孩子带入剧情中,另一方面还能从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这完全超出了我对‘幼师’的认知!他们的表现力、创造力、心理分析能力、共情力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且面对孩子的小问题、小情绪、小摩擦,他们都有很棒的办法去解决,给予孩子满满的爱。”
品牌的探索,离不开教师们的努力,更离不开专业课程的开发。Reggie妈妈认为,科外幼儿园的科学、艺术、音乐、戏剧、营养与美食等丰富多彩的课程,都对孩子知识体系的构建有着极大的帮助。其次,精致饮食也是科外品牌特色之一,时令“蟹宴”、“水八仙”宴,主题自助餐等,色香味俱全,用餐时也充满仪式感。
Reggie妈妈坦言,为了方便在苏科外幼儿园就读,他们特地从园区举家搬来了科技城:“我的两个孩子都在科外幼儿园成长,他们从羞涩内敛到热情大方,收获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接受挑战的勇气,看见他们自信、快乐、幸福,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一切都很值得!”
#优化管理#
——“老师带给孩子的温暖,让家长很感动。”
小学强基融合部一(3)班于政弘同学的家长说:“初识苏科外,恬静雅致的生态办学环境吸引了我,青山绿水,琅琅书声,这才是漫长求学路正确的打开方式。深入苏科外,打动我的则是其多元融合的办学理念、精益求精的管理方式。”
苏科外各学部以发展好教师、协同好家庭、培养好学生为目标。从课程活动优化到学生日常管理,再到教师团队建设、行政后勤服务等方面,皆明晰管理架构,理清管理职责,升级管理效度,关注细节、提高标准。
融合二部三年级刘慧珺同学的家长认为,苏科外双班主任坐班制的管理模式既新颖又高效,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关注和引导。而课后延时服务中,孩子们可以在学校完成作业,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向老师提问并解决:“我还了解到,学校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引进与培养,每个月都会对教师团队进行业务培训与心理素养提升,老师们对孩子们都很有耐心与爱心,这是我最认可的。除了教学水平的优势以外,他们还会给孩子充分的话语权,能够和孩子们建立很好的沟通机制。”
老师们的贴心,体现在校园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令刘慧珺家长记忆深刻的,是孩子有一回因为家中临时有事,没有去学校吃早饭:“老师第一时间和家长联系,询问了原因,还问我们是否要帮孩子带一些早饭等她到学校后再吃。事情虽小,但却让做父母的很感动。”
在学生管理、家校互联中,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小学部今年全新推出的家校共进平台——科外家话栏目。在这里,专业的家庭指导教师、专职心理教师、家长代表、资深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团队,化身“悦悦老师”,共同探讨与分享教育心得理念,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给每个家庭带来更加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科外处处有惊喜。在这里,我的女儿更快乐、更善于思考和表达、更灵活和充满创意。她变得爱运动、爱艺术,每天都会回家和我们分享学校趣事。这得益于学校管理的强势赋能,老师爱护我们的孩子,我们很感激。”刘慧珺家长说。
#专注课程#
——“优质课程,助孩子收获名校offer!”
不同的课程体系是不同知识与能力的载体,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走进知识与能力的殿堂,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修炼一身与众不同、卓越不凡的本领。
对各学部的博慧学子而言,无论是国标课程、校本课程、融合课程还是特色课程,他们都能从中获取成长的养分和前进的动力。
三年前,苏科中学子吴晨曦转移赛道,选择了苏科中高中国际课程。她的家长说:“我们很看重苏科中提供的具有全球认可度的国际课程和分层走班制的教学模式。为了尽可能满足每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学校不计成本,即便一门科目只有四、五个孩子学习,也开班,这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主动性非常有帮助。”
苏科外、苏科中的课程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跟随时代发展趋势,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开发、完善。比如苏科中苗瀚文同学的家长特别提到的特色课程之一——CCA社团课程,就在体系规划、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方面逐步规范和丰富,如今已有四大模块、超过70个社团供学生选择。
苗瀚文的家长说:“苗瀚文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积极参加社团课程和各类竞赛,拿到了JCCO(加拿大初级化学奥赛)全球优秀奖,HIMCM(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这对于增强孩子的自信以及申请国际名校都起到了正面的影响。”
在课程规划中,苏科外、苏科中始终践行培育具有华夏根基、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孩子,把思政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贯穿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过程,配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呈现出的身心发展特点,安排不同的德育课程和活动,联通全人发展之路。
吴晨曦家长说:“在学校多元课程的熏陶下,孩子找到了学习兴趣、坚定了发展方向、提高了认知水平。目前,已经收到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等名校offer,也已经开始规划未来的学习方向,希望她能带着苏科外给予的能量,继续努力探索,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丰富活动#
——“多元实践,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精彩纷呈的各类主题活动,学术与趣味并重,帮助孩子开阔视野,以研促学、知行合一。在活动中,知识与技能共融,提升专业能力,践行6C素养。
初中实验部郑馨儿同学的家长认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可以塑造多元化的人才,可以将孩子进行全方面的培养:“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探究兴趣和创新精神,从而提升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进而更加努力地进行课堂学习。”
最近,郑馨儿参加了学部举办的红色经典剧本展演、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典范之夜”英语戏剧嘉年华等活动。从前期组织、准备,到最终上台展示,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越发自信,在家长眼中,孩子也得到了一步步的蜕变:“比如‘典范之夜’这个活动,通过此次实践,孩子走近英语名著,品读英语经典,沉浸书中人物。戏剧表演的新鲜尝试,为她提供了一个机会去突破自我,也让她学会了面对困难不退缩,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这对她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很大帮助。”
苏科外将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重视二者的共同培养。学习促进实践活动的自主完成,实践有利于知识的充分吸收。
郑馨儿的家长说:“实践活动激发了孩子对社会的兴趣和认知,也提高了她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促使她成为一个外向开朗的女孩,善于表达,乐于创作,同时也培养她用一颗热情的心对待学习,用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在活动的助推下,郑馨儿获得了2022年高新区“最美中学生”、“七彩语文杯”省第二十一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省二等奖、2022年全国英语希望之星苏州市特等奖、魅力冬奥中文朗诵大会荣誉作者等奖项和称号,涉及到英语、语文、数学等学科,展现出了丰富活动促进下的全面发展。
其实,科外家校的连结,不仅在于孩子,还有家长讲座、家长工坊、家校智库等载体。家长们有的守护孩子一方平安,有的以智慧带领学生思考,有的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进步。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博慧家校携手并肩,源于爱与责任,信赖与坚守。
七年发展,苏科外秉承“品牌意识、精致管理、专业课程、活动载体”的办学方针,将每一份努力落到实处,给予学生和家长最真实的获得感,最安心的幸福感。
未来,我们依然会带着所有的信任与支持,一路前行,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