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要闻

少年研学,在没有围墙的世界里徜徉

2024-04-25437

image.png


“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鱼游遍春水,春鸟啼遍春堂……”

——郑板桥《春词》


暮春时节,

正是春天最生机勃勃的时候。

此时风正暖,花正茂,天地润泽,

一派欣欣向荣。

苏科外的学子们打开窗,

走出门,

让自己的学习生活

沿着春山、草地无限蔓延扩散,

让心随着春风澎湃、飞扬,

尽情探索和发现着春天里

所有美丽喜悦的事物。

山缓缓,水悠悠,

正是研学的好时节!


image.pngimage.png



且行且学,探究活动春季当发生


        研学,是行走的课堂,世界是孩子的书本,科外一直致力于让研学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移动学校”平台


image.png


        近期,三3班的同学们开启了神秘无线电波+营救行动一日独立营。


image.png


        “什么是无线电?”“无线电被应用于哪些场景中?”在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同学们身着迷彩服,手持战枪,开启了CS营救行动环节。他们团结协作,伺机而动,相互掩护、果敢射击……作战中,同学们成功解锁了控制枪械以及正确移动的技巧,收获满满。


image.png


三8班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研学之旅。他们走进非遗竹编,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竹片并制作摆台,感受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他们还走进自然,大家一起认识、寻找野菜,亲手制作青团。

 

四1班的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自己寻找路线,自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赚取午餐费用,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孩子们吃上了美味的牛肉面,完成了各式隐藏任务,竟然还有盈余!“零元生存挑战”让孩子们学会自立。


image.png


        四9班、四3班的同学们在风景优美的大阳山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采茶活动。通过亲身体验采茶、炒茶,博慧学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茶叶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


image.pngimage.png


        科外学子且行且学,在体验中学习,在游学中感受。


image.png



沉浸自然学堂,探索湿地生态


        科外一至四年级的同学们踏上了一段难忘的研学之旅,来到了风景如画的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在这里,孩子们不仅亲近了大自然,还体验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探索着生物世界的奥秘。


image.png


探秘湿地大熊猫


        熊猫,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熊猫的数量并不多,这使得能够亲眼见到熊猫变得更加珍贵。因此,这次研学之旅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image.pngimage.png


        在研学之旅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兴奋地观察着这些憨态可掬的国宝,聆听着关于熊猫习性和保护的讲解。他们对熊猫的黑白相间的毛发和它们以竹子为食的习性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亲手制作熊猫窝窝头,体验为熊猫准备食物的乐趣。窝窝头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形状可爱,但制作窝窝头的过程并不简单,需要精确的配料和细心的制作。他们按照动物园工作人员的指导,一步步地称量、搅拌、揉捏,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欢笑和期待。


image.pngimage.png


        他们切实了解到大熊猫独特饮食结构与精心调配的饲料背后所蕴含的生态保护知识。同学们希望,这份特殊的礼物,不仅是大熊猫的美味佳肴,更是他们之间深厚友谊的见证。


游船上的湖光山色


        太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以其宽广的水面、清澈的湖水和迷人的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孩子们乘坐游船穿梭于湿地公园内的各水域,开始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见闻。


image.png


        沿途欣赏了广阔的湖面、碧波荡漾的芦苇荡、悠闲觅食的水鸟以及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航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成群结队的黑天鹅和其他水禽,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同学们了解着湿地生态,通过导游的讲解学到了很多有趣的自然科学知识。


image.png


科普馆里的科学世界


        在科普馆内的展览区域,小朋友们通过展板、模型、互动设施等多种形式,了解了湿地的形成、特点、功能和保护意义。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他们认真观察,不时提问,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讲解员还引导他们参与了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湿地保护的知识。


image.png


叶绿素提取实验


        在生物学的世界里,叶绿素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绿色分子,因此最让小朋友们兴奋的莫过于亲手进行叶绿素提取实验。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这个实验可以增强同学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科技的认识,此外,还可以使用适宜的植物叶片作为原材料,通过科学的化学处理手段,使用溶液去除叶片中的柔软组织,保留精美的叶脉网络,经过清洗、晾干、染色、装饰等一系列步骤,将原本普通的叶片转变为独特的叶脉书签。


image.png


        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科学探索、环保理念、艺术修养有机融合,为同学们带来富有意义的学习与成长经历。


        耳畔拂过风的气息,草的清香充斥着鼻腔,偶尔几瓣落花吻上脸颊,远远的还有云天温柔地注视着……一头扎进春天拥抱自己的感觉大抵便如此吧?通过一系列的湿地探索活动,同学们更加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包括与人类一起生活的动植物,学习了他们的习性和特点,有利于对世界形成更完善的认知,培养孩子生态保护意识。



山路异行,感受“森”呼吸


        山水的广博清朗,足以纳万物而滤杂念,教人昂扬洒脱。不过仅仅置身其间还不够,最好能与之融合乃至神交。科外五六年级的穹窿山研学之旅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尔雅》曰:“天形穹窿,其色苍苍。”穹窿山即因山形四周隆起,中间下垂,形似穹窿而得名。拾阶而上,步移景易,或苍松翠竹,或泉水潺潺,穹窿山的环境清幽静谧,植被也极其丰富。此外这里还是文化传承的圣地——相传,古代仙人赤松子在此炼丹修道,孙子也曾在此隐居,撰写出了著名的《孙子兵法》。乾隆六下江南,必到此山祈福,自然留下了许多与皇家相关的典故。


image.png


        就在这个春天,就在穹窿山中,我们的孩子——


去听


        幽静的山路旁有一处天然的卧石,上刻“听泉”二字。孩子们觅得“听泉石”怎能不侧耳细聆听?有人说是“潺潺”,有人说是“汩汩”,有人说是“哗哗”……


image.pngimage.png


        夏天、秋天、冬天,明年春天,或许孩子们还会来穹窿山,那时的泉水又是什么声音呢?


去探


        关帝庙里的关二爷正在读的是什么书?当年关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阅读此书,以至于一千多年来一直激励着后人呢?听说到玉皇宝殿可以学到道教的参拜礼节,你能做对这参拜礼节的手势吗?


image.png


        敲黑板啦,走马观花式的春游可不是我们的出行方式。行路不需万里,读书却正当时!


去学


        当年乾隆皇帝在登顶望湖亭的时候提了一首诗来形容太湖之美,请问在碑文中,乾隆是怎样形容的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image.png


        语文老师没有布置游记作文,因为知道在山林间的行止就是一篇好文章,适当的时候,你一定会吟咏出一句好诗来。


去攀


        苏州第一高峰的穹窿山,高度341.7米,一路登攀到达祈福坛,你将为谁祈福?为自己?为亲人?为国家?


image.pngimage.png


        科外学子在穹窿山的春天里聆听,在春天里发现,在春天里探索,在春天里学习!


image.png


诗歌里流传的春天,

散文里编织的春天,

屏幕里切片式的春天,

都不如我们亲自用脚步

丈量出来的春天。


本次研学滋养着科外学子的身心,

汲取了满满的学习能量。

万物生长,

人也应当焕发属于自己的生命力,

像春天的大地一样

丰饶、强壮、喜悦,

去奋力勃发,向上生长!



© 2016-2018 SSFLS 苏ICP备15060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