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要闻

创新驱动,科技先行!拔尖人才培养我们这样做

2024-05-08307

image.png


在21世纪全球化浪潮下,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我们通过互联网和现代交通工具,

可以轻松地与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

进行交流合作。

于是,跨文化教育

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社会需求。


跨文化教育,

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全球视野

和尊重多元文化的能力

帮助他们

更好地适应日益多元化的世界

在苏科外,

“博融天下 慧悦人生”的理念内核

与跨文化教育的目标方向不谋而合,

我们在课程活动中

拓展学生视野,

提升文化沟通力,

助力他们成为

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国际化人才。


image.png



直面挑战: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


        跨文化教育中,语言障碍无疑是一大挑战。然而作为以外语教学为显著办学特色的学校,苏科外坚持华夏根基,培养国际视野,打造学术扎实、形式多样、气质灵动、思维开放的外语课堂,让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纯正语言,提升交流能力。


        小学低段通过听说领先带动读写,以单元整体教学为研讨方向,在实际的情境构建中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与阅读兴趣;小学高段则是重阅读、拓思维,通过整本书阅读,课内外融合拓宽语言学习途径,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学习提升学生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image.png


        初中实验部国标课程与校本课程并驾齐驱,校本课堂精选英语原汁原味的美文、报刊时事和分级名著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


image.png


        高中强调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英语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最终培养出具有良好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的英语学习者。


image.png


        课堂之外,各类英语活动、竞赛“伦华杯”英语风采大赛、“博慧好声音”、“博慧才艺秀”、“博慧电影节”、“典范之夜”经典名著戏剧节、“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演讲比赛等已形成品牌特色和体系,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创造平台,为实践探索提供契机。


image.png


        学校还开设德、西、法、日、俄五门第二外语课程,通过系统且多样化的多语种教育教学活动,助力学生成为拥有扎实外语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对跨文化交际充满热情,能够多元视角看待问题,具有家国情怀和领袖胸襟的博慧少年。


image.png


        各类国际课程项目以及国际间的展示、交流、互动,提升学术水平,促进文化共融。全球研学活动、青年领袖峰会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他们接受海纳博取、融汇浸濡的熏陶,感受和尊重文化差异,真正走出去,看世界。


image.png



应对策略:创新驱动与科技先行


        在伦华教育人才培养“6C”理念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力Creativity”,新时代亟需具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优秀人才。而创新,也是应对跨文化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


        苏科外的创新在于理念。我们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打造“一生一课表,一生一规划”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全面提升。


●为了满足优秀学生的个体需求,加速培养拔尖人才,今年9月我们将开设高中2年制融优班RoyalClass,A-level两年制课程设置灵活,学生可以结合未来专业发展及个人兴趣自行选择三到四门学科进行学习。

●小学五年级成立创新班,立足科学和信息学科,打造国家基础课程+思维培优课程+创新拓展课程+研学探究课程+生涯规划课程的课程框架,探索出一条小学初中高中整体规划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成立导师制,为学生进行学术指导及课后个性化辅导。

●配置一对一留升学指导顾问,随时为学生提供专业的选课建议。


image.pngimage.png


苏科外的创新在于课程。我们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和普通高中课程为基础,提供英国剑桥国际IGCSE、ALevel和美国大学理事会AP课程,数量多达75门。

独特的校本课程“融悦课程”涵盖“创智未来、国际理解、慧启幸福、乐活审美”四大课程板块,以“全”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融”为路径,以“悦”为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的中国公民”。


image.png


        苏科外的创新在于科技。我们致力打造科技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持续投入资金用于各类创新实验室建设,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激发潜在的科技天赋。除了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学校还拥有开展编程、机器人、无人机、工程搭建、人工智能、智慧交通、智慧农业、融媒体创作等课程的创新实验室,同时积极承办省、市各级别的科技赛事,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验、协作、创造的实践平台。


image.pngimage.png


        面向未来的“创智未来”课程体系涵盖科学、STEAM、创客、人工智能、编程等课程;智能交通机器人、3D打印等社团,更是全面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多元智能和兴趣爱好,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的支撑。


image.pngimage.png



持续发展:师资培养与梯队建设


教师在跨文化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苏科外秉持“教师是财富”的理念,将师资队伍建设置于首位,在创新师资的培养模式和招聘范式下,已逐步构建完整且独具特色的“卓越人才梯队模式”。

目前,教职工总人数超830人,其中中教超过470人,外教超过80人,中外教师共融,为孩子们打开世界视野,构建国际思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6.2的高配置师生比为学生提供更细致,更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名师工作室”为教师发展打造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全链条”名师提升系统;特级教师团每月定期深入到课堂中,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评估与督导,并与老师们进行深入的教学研讨。


image.png


        还有各类公开课、教研活动、专业竞赛等,为教师们提供展示和切磋的平台,加速专业提升。


重磅!

2024年5月17日-18日,

“扩优提质”第三届全国跨文化
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苏州)

将在苏科外举办。

届时,来自全国百余所学校的

优秀教师将共同探讨基础教学中的

扩优提质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

探索一条可持续、生态化发展路径。


image.png

(扫描二维码,即刻报名参加跨文化活动)


作为教育者,我们正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实践跨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助力学生开阔视野,增加全球意识,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拓宽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未来人才。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构建一个相互理解和尊重的世界。



© 2016-2018 SSFLS 苏ICP备15060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