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外初中学科培优结硕果,高含金量竞赛捷报频传!
学科竞赛作为学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
是衡量学校
专业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的
重要指标之一。
苏科外从课程到实践,
创新培育体系,
推进学科竞赛平台建设,
注重学科专业素养训练,
推动学生多元化发展。
近期,
初中博慧学子在各类竞赛中
取得优异成绩,
他们的精彩表现,
展现了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思维
培育模式下的美好果实。
科外初中英语组以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的融合创新为目标,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多年来,我们努力搭建学生展示风采、开拓视野的精彩舞台,让校园成为交流英语教学水准的重要平台。我们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用,培养了新一代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践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张致嘉同学获得“领航杯”江苏省英语口语电视比赛一等奖,苏州市特等奖第一名。
●汤白琳同学、王婉雅同学获得杭州19届亚运会双语记者营最佳双语学生记者。
●蒋睿祺同学获得2023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全国一等奖、美育中国说全国特金之奖。
●2024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参赛人数中, 5%获全国一等奖,33.4%获全国二等奖,40.29%获全国三等奖。
●2023年美育中国说国际语言风采展示活动:参赛人数中,6%获全国金奖及以上奖项,36.8%获得省金奖及以上奖项,40.24%获市特金奖。
●2023年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参赛人数中,45%获得省一等奖以上奖项,25%获市一等奖及以上。
张致嘉同学 获奖分享:
首先,我十分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参加这次比赛,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在语言学习上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备赛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耐心地指导我,一遍遍陪我演练纠正我的发音和语法错误,让我不断进步。同时,学校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让我们可以更加专注于英语口语的学习和练习。
在比赛中,我遇到了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选手,他们的出色表现让我深受启发。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比拼,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收获了友谊成长。
获得这次比赛的省一等奖,是对我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学习的鼓励和鞭策。我会倍加珍惜这次机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争取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初中语文组,老师们秉持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理念,将作文竞赛教学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我们参与各种形式的写作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赛前专题集中指导,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挖掘社会话题,拔高写作深度,备战各项作文竞赛。
语文学科近期获奖:
●“七彩语文”杯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省一等奖2人,市一等奖2人,市二等奖2人;郑馨儿、杨婷煜两位同学获得省一等奖。
●“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决赛:一等奖1人。
●“书香伴我成长”江苏省青少年征文大赛:江苏省二等奖1人。
●“魅力冬奥”中文朗诵大会:荣誉作者1人。
郑馨儿同学:“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省一等奖获得者 ”
当真情与实感交织,文字也就有了生命力,它就像因风起的柳絮,在空中描摹我们所写之人的形状,所言之事的细节,所道之理的深刻。“主题是风筝的脑线,作品就是风筝。”真情实感就是我们作文的主题,它们是一篇作文的灵魂,但这灵魂也不论贵贱,只要它有积极的意义那便是最好的。
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提升、审美创造......语文组深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通过运用语言表现美、创造美,体现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设多元渠道,培养学生综合性、实用性、人文性兼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科外初中数学组,老师激发学生参与各类国际国内数学赛事的兴趣,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竞赛辅导课程的开设,在培养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渗透数学文化,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语言及应用价值,重视思维品质和数学逻辑的提升。
初中部近年来优化科技教育培养战略,践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不断激发青少年创新创造能力,打造创新型校园。
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可以促进学生平时更加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如人工智能、防灾减灾救灾、科技发展、航天航空、生命科学等,也能促进学生在衣食住行、环境保护等方面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竞赛,学生们提高了对学科与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能力。
近期科技类竞赛获奖:
●世界机器人大赛WRCF:国家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
●ENJOY AI 2023全球总决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
●国际青少年编程竞赛:省赛金奖10人,银奖35人,国赛三等奖1人。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省一等奖1人,市一等奖3人。
●江苏省小五年规划——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计:省二等奖1人。
●江苏省青少年创意编程大赛:省一等奖2人。
●苏州市青少年创意编程大赛:市一等奖5人,市二等奖4人。
●苏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市一等奖10人,市二等奖8人。
●苏州市人工智能挑战赛:市一等奖6人,市二等奖8人。
●苏州市未来科学家英才荟:市一等奖8人。
●苏州市阳光体育联赛航空模型竞标赛:市一等奖1人,市二等奖2人,最佳运动员1人。
全新的智能时代影响和挑战着传统教育模式,我校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行动,在课程上进行迭代升级。
苏科外初中部设有四类特色班级,根据不同班级的培养目标和特色方向,STEAM科技课程规划如下:名校基地班——项目式智能硬件方向(开源硬件与程序设计)、学森班——计算思维编程方向(数据结构与算法)、雷丁班——人工智能方向(视觉识别和语音识别)、博慧女班——计算机视觉设计方向(2D、3D设计制作)。
八年级雷丁班李宇轩同学:
我自小学一年级进入苏科外便与编程结缘,从最初的图形化界面到复杂的代码逻辑,课堂内容的丰富多彩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对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爸爸妈妈会帮助中我在网络上寻找各种学习资源。我喜欢用编程制作一些小游戏。当看到同学们沉浸在我编写的游戏中,欢声笑语不断,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前行的决心。
进入初中后,在郭老师的引领下我开始参加各类信息科技比赛。在第五届江苏省青少年创意编程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荣获省级一等奖的殊荣。这次经历不仅是对我编程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我努力付出的最好回报。去年暑假,在学校的推荐下我有幸参加了苏州市青少年数字公民培育计划,在这个项目中,我与小伙伴们共同合作,完成了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同时,我们还撰写了一篇题为《基于AI的睡眠自动检测研究》的论文。这次体验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编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开始尝试用编程来解决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展望未来,我深知科技之路漫长而充满挑战。但我将坚定信念,脚踏实地,继续在科技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李宇轩同学近期获奖:
●第五届江苏省青少年创意编程大赛省级一等奖
●苏州市青少年创意编程大赛市级一等奖
●2023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省级二等奖
●第五届国际青少年编程竞赛金奖
●CCF CSP-J/S非专业级软件能力认证省一等奖
●苏州市青少年数字公民培育计划市二等奖
●苏州市天宫节——百变天宫市级二等奖
●蓝桥青少年信息技术等级考试C++ 十六级
作为江苏省参与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品牌科普活动,金钥匙科技竞赛赛题灵活多变、量大面广,多方面考察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水平,助力提升科学素养。
在第35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系列活动——初三学生CESL活动中,刘羿通、孔悦澄同学获得省一等奖,汪石浩同学获得省二等奖、李杰睿获得省三等奖。
不少学生通过Brain Bee第一次接触脑科学,并激发出极大的兴趣,进而以生物、心理、医学、神经科学或相关专业作为学业方向。
在2024年Brain Bee脑科学竞赛中,科外初中学子取得佳绩:有一等奖5人,二等奖1人(晋级国赛团体赛),团体赛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而在艺体类学科活动与竞赛中,我们也有可喜的收获:
2023年苏州市“普通话、苏州方言、英语口语”比赛:初中组二等奖,蒋睿祺获个人二等奖。2023年苏州市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大赛中,张涵睿同学获得二等奖。
体育共计57人次获奖。其中,姜晔丞被评为网球二级运动员;吴一楠获得全国中学生击剑比赛佩剑个人赛冠军;全俊宇获苏州市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初中组单打亚军、苏州高新区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初中组单打冠军。
雷丁博慧特色课与中考链接,游泳中考全员满分。
在心理课程方面,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多次获省级一等奖、市区级特等奖、一等奖等荣誉。
我们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引导全体学生在小班化、高效率的课堂上积极参与和实践,在外教课上与外教自信交流与表达,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充分展现个人风采,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在科学素养培养方面,我们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重要讲话精神,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助力教育“双减”的实践,为学生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技艺的平台,有力地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长足发展。
苏科外将以多项赛事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搭建平台、开发课程、培养师资,进一步引领学生发展人文艺术素养、探索科学奥秘、厚植探究精神,培养出更多心怀高远理想、富有人文精神、热爱生命科学的创新人才!
—END—
2024暑期研学&夏令营火热报名中,
期待你的加入,
让我们一起创造今夏最美好的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