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要闻

绽放科外·杨翌鑫|文理兼修,他在竞赛舞台屡屡进阶

2024-08-19304

编者按:

在苏科外,每天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特色课程,每周都有多姿多彩的学科实践,每月都有匠心独运的品牌活动,每学期都有点滴汗水汇聚而成的累累硕果......它就像一座色彩斑斓的花园,传递着教育的生命力。

在这座花园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而又灵动的花朵,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土壤里自由发展,向阳生长,绽放光彩。《绽放科外》系列专题,希望通过与博慧学子们面对面的交流,展现他们的成长历程和学习成果,让他们的光芒闪耀校园。


心怀热爱,踏实前行,

钻研探索,享受其中。

在科学的竞技场中,

他是充满冒险精神的战士,

用智慧的光芒照亮未知的领域。

在法语的世界里,

他是跨文化探索者,

编织着语言的桥梁,

触摸广阔的世界。

他就是自小学便转入科外,

目前就读初中部

八5班的杨翌鑫同学


image.png


他以出色的生命科学实验成果

在苏州市第七届青少年

“小小生命科学家培养计划”中荣获一等奖,

并获得“小小生命科学家”称号,

更是在国内外多项竞赛中斩获佳绩:

◆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初二年级 全国一等奖 国家级

◆ 剑桥英语 PET 证书(优秀通过) 国家级

◆ 2024 年脑科学竞赛 全国 Brain Bee Junior 组 二等奖 国家级

◆ 法语 A1 证书 国家级

◆ 2023 年 AMC 数学竞赛 全国二等奖 国家级

◆ NCT 青少年编程能力等级测试 Python 编程 一级证书 国家级

◆ 江苏好少年 省级

◆ 第十六届“少儿文学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一等奖 省级

◆ 2024 年脑科学竞赛江苏赛区 Brain Bee Junior 组 一等奖 省级

◆ 2023 年第十九届时代杯初中数学竞赛 一等奖 省级

◆ 苏州市第七届青少年“小小生命科学家培养计划” 一等奖 市级

◆ 苏州少年文学院第八届“一校一卷·小荷奖”当场作文大赛 一等奖 市级

◆ 第六届“星空杯”青少年作文大赛小高组比赛 一等奖 区级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吧!


竞赛有终点,科学探索的热爱无止境


        说起“小小生命科学家”称号,来源于杨翌鑫参与的第七届苏州市青少年“小小生命科学家培养计划”,历经大半年、五个阶段的角逐,他从近两千名青少年中脱颖而出,成为十强选手,荣获一等奖以及“小小生命科学家”称号


image.png


        在这次科学探究之旅中,他每周六都会坚持前往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不仅沉浸于生命科学讲座与实验,更是跟随他的指导老师——来自中科院的刘知远博士,参与到生命科学项目的探索与实践中,完成多个关于DNA、细菌、蚂蚁等生物的实验。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尤其在终评环节中,他成功挑战有关水蚤心率的实验,凭借出色的实验设计与严谨的论文撰写,赢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


image.pngimage.png


        他在竞赛中的探索远不仅于此。Brain Bee 脑科学活动是一项面向全球青少年的课外挑战活动,刚进入初中部的杨翌鑫,在听到生物老师发布竞赛消息后,带着对生命科学领域浓厚的兴趣,毫不犹豫地报名,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他凭着日常知识的积累和临场发挥,获得省三等奖。这次获奖给予他极大的鼓励,于是,他利用周末和寒假开始研读脑科学英文教材,主动学习神经学方面的知识,于2024年再次参赛,最终获得省一等奖和国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image.pngimage.png


对杨翌鑫而言,竞赛满足了他的兴趣,丰富了他的课余生活,他视竞赛为学习的契机“真正吸引我的并非最终的竞赛结果,而是每一次亲手操作实验、亲眼见证生命奥秘的宝贵学习机会。”他的专注与投入,让他享受实验乐趣,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充分吸收知识的养分。

 

正如他说的:“很多时候可能不是竞赛有多难,而是坚持太难,我从一次次的竞赛中领悟到意志力的重要性,也在默默的坚持中拓宽了知识面,收获了成就感。”同时,多层面的竞赛也让杨翌鑫从简单思考问题到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思考方式日渐成熟,更是在赢得荣誉后深化了他对科学的热爱,收获了那份难能可贵的探索精神。


image.png

image.png


科学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科外老师们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杨翌鑫说:“参加‘小小生命科学家培养计划’期间,生物孙爽老师在实验选题上给与我极大的启发。”

 

在孙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杨翌鑫将实验与课本知识、个人兴趣相结合,决定研究“酒精、咖啡等溶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并拓展结果探讨这些物质对人体可能的影响


image.png


        他非常感激地说:“最后水蚤心率实验的关键环节,是连夜从外地赶回苏州的孙老师陪同我在冷泉港实验室连续做了5 个多小时的实验,最终实验成功。”


        在孙老师眼里,杨翌鑫是一个敢于挑战的学子。实验的准备工作繁琐,需配置不同的溶液,每种溶液又需配比三个浓度,并至少进行三次实验取平均值,以确保数据准确。尤其是水蚤的心率跳动特别快,一分钟至少跳动300多次,这让需要观察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成为一个艰难的挑战。


image.pngimage.png


        孙老师回忆:“实验现场,杨翌鑫利用手机慢动作拍摄,记录水蚤的心跳次数,展现出优秀的临场应变与自主思考的能力。”


        同时,学校始终不遗余力搭建的学习平台也给予他最大的支持。杨翌鑫提到:“记得 Brain Bee脑科学竞赛时,学校非常重视,除了校内老师给我们培训外,国赛前夕学校还特别邀请苏大附二医院的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为我们上专业课,细致的辅导让我收获颇丰。



image.pngimage.png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校的共育,杨翌鑫的班主任与任课老师都与他的家长保持着密切的沟通。


        班主任李老师说:“作为老师,观察到杨翌鑫的学科兴趣所在,就建议学生和他的家长可以参与生命科学、脑科学相关的竞赛活动。首先,通过体验竞赛,激发更深层次的科学爱好;其次,这也是公认的具有前瞻性的热门领域,利于学生未来生涯发展。


        科外一贯注重学生生涯发展,家校合力为学生赋能个性化成长路径。



多一种语言,多一种维度看世界


        从小,杨翌鑫就怀揣着对法语优雅魅力的向往。如今,在科外多语种教学的平台上,他得以实现这一梦想,不仅掌握了法语的基本交流能力,更亲身体会了不同语言间的微妙差异。


image.png


        他向我们介绍了寓教于乐的法语课堂,“张老师的法语课氛围超轻松,教学内容丰富。系统地传授阅读、听力、写作与口语技巧,细致剖析词汇用法之余,他还穿插讲述法国留学的趣事,这大大激发了我对法语的兴趣。”


        此外,丰富的教学研讨活动也让同学们有幸领略全国各地名师风采。杨翌鑫提到在今年学校承办的“扩优提质”第三届全国跨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中,他经历了一场难忘的公开课:“来自成都的法语教师全法语授课,既具挑战性又收获满满,令我深受启发。”


image.pngimage.png


        为培养学子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科外丰富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通往广阔世界的桥梁。


image.png

▲ 法国格勒诺布尔学校师生来访,与科外学子一同参加“五语伦比”多语种日活动。


        作为文化交流的小使者,杨翌鑫有幸参与中法交流项目,他不仅引领法国学生Maxime领略苏州古今交融的魅力,从古迹到美食,全方位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在法国游学期间,深入体验法语课堂,并由Maxime陪同深入体验法国的文化底蕴与现代风貌,从卢浮宫的艺术瑰宝到塞纳河畔的夜色浪漫,每一次交流都加深了他对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他乐于分享中国故事,与Maxime及其家人共同探讨中法异同,这段经历让他结交了深厚的友谊,同时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让他体会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的广阔无垠。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心态不内耗,让幸福感加持成长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说:“情绪智力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杨翌鑫形容自己“乐观”“知足”“自知”。这种积极心态源于自我接纳,使他在学习生活中直面挑战,积极且理性地自如应对懂得爱自己的他,也能更好地关爱身边人


image.png


        对于学习,他不在意成绩排名,他坚信真正的学习源于内心的热爱与探索,而非外力施压,“我按自己节奏,专注课堂知识吸收和课外兴趣培养。成绩波动时,不盲目内耗,我相信平和心态加持续努力,才能真正学好知识。”


        作为纪律委员的他,既是班级的秩序维护者,也是同学们的贴心伙伴,通过公正的管理,确保班级纪律严明,同时无论是学习上的互助,还是生活中的交流,他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每位同学相处,让班级充满温暖与和谐。


        就像班主任李老师说:“当班上转来一个新‘学霸’,杨翌鑫面对更优秀的同学会心怀欣赏,像被磁铁吸引般主动靠近向他学习,我们班一直都洋溢着正向的学习氛围。”


image.png


        对于学校,杨翌鑫有一颗感恩的心,他说:“我在苏科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在老师指导下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和活动,锻炼了能力,提高了认知。参加学校组织的海外研学,为我开阔眼界,让我明白了读书的意义。”


image.pngimage.png


        努力是一种积累,成长是一种过程,每一步脚印都是向前的力量。杨翌鑫的热爱从未停止,学习从未止步。


一个人最好的姿态,

就是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热爱,是最好的动力源泉。

孩子们的每一个兴趣,

都可以增长见识,

滋养灵魂与气质,

让他们充满极致的专注、

高度的兴奋和自驱力。

苏科外为每一位学子

倾力打造多元化的校内外兴趣平台,

汇聚一支治学专业且严谨的师资队伍,

助力他们伴随兴趣发展而主动学习,

激励他们在热爱里

不断追求卓越,走向成功。



© 2016-2018 SSFLS 苏ICP备15060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