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要闻

五校齐聚,感受科外德育新样式!

2024-11-12251

image.png


德育教育是铸就灵魂的基石,

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

它赋予人们正确的价值观,

如灯塔指引我们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

而在学校,

班主任则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

他们如秋天里的暖阳,

温暖而又深刻地

滋养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今天,来自伦华教育大家庭5所学校的

百余名班主任齐聚苏科外

共同开启以

“慧心聚力研德育 深耕赋能共成长”

为主题的德育工作交流活动

集团校之间通过深度交流、实地观摩,

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德育工作能力,

为博慧学子6C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石。


image.png


        趣味性和教育意义并存的热身团辅游戏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在破冰环节中,教师们重温《教育密码》,在曹校的理念中寻找关于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答案。


image.pngimage.png


《教育密码》中写道:“博慧的校园,让教育充满文化元素。我们就是要做精英教育,使得中外文化融合,儒雅文化渗透,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正如书里写的那样,博慧教师们用他们的专业与智慧,为孩子们打造一方充满爱与希望的成长天地,为孩子们的未来涂抹上绚丽的色彩。


image.pngimage.png

(赵芙梅老师分享)


        在博慧教育生态圈,我们通过“打破”墙壁、门窗的壁垒,创造出崭新的、具有生态气息的学习场域。以研学作为“行走的课堂”,打破时间和空间,凝聚家庭和学校,丰满校内课程资源,链接社会学习资源,让学生带着快乐的学习体验,带着立大志的格局与魄力体验生命的成长


image.pngimage.png


        与此同时,班级文化随着研学进程更新迭代,营造出适合每一个生命成长的研学教育生态。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邢艳娜老师分享)


        “从家长到朋友分几步?”第一步,班群管理,打开沟通渠道;第二步,活动链接,增加关系黏度;第三步,学校平台,强化科学主导


image.pngimage.png


        当我们打开沟通渠道,增加家校关系黏度,让学生成长可视化,让教师专业度可视化,让班级凝聚力可视化,让爱可视化,就能形成以学校为主导的,良好的家校关系生态格局。


image.pngimage.png

(从左至右:郁净溪、徐景晖、赵寰宇、梅允芃)


红领巾监督岗、少先队大队部、校长小助理、金牌讲解员是苏科外小学部的四大领袖团,他们分工合作,共同创建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校园,助力每一位同学在充满活力与关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作为红领巾监督岗的一员,三9中队的郁净溪说:“在这个岗位上,我不仅学会了专注观察,还学会了和同学们进行有效的沟通,更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image.png


        苏科外大队部大队长徐景晖向我们介绍:“在大队部同学们的榜样示范和日复一日的常规检查工作中,科外同学逐步养成了优秀的行为规范,我们也成长为具有自信力、合作力、领导力的博慧少年。”


image.png


        作为学校金牌讲解员,梅允芃在多次重要展示接待中生动地介绍科外,展现出自信的风采:“从艺术展览中心到艺术长廊;从机器人工作室到陶艺教室,我们对一切都很熟悉。在介绍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中文和英文之间自由切换,无论客人问什么问题,我们都能流利地回答。在讲解过程中,我们进一步锻炼了合作和沟通能力,成长为一个更加自信的博慧少年。”


image.png


        赵寰宇则是为大家讲述了校长小助理的一天,作为校长的左膀右臂,他们以科外小主人要求自己,他们的脚步印刻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用心关注每个科外学子,守护科外的点滴美好。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顾凌艳老师分享)


科外德育紧扣“慧”字构建,由“彗”和“心”构成。“彗”字表示用草制作扫帚,整个字的意思是心里想到把无用的野草变成有用的扫帚就是智慧。顾凌艳的理解是:“能够把无用转化为有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从德到心到智都需要有全方面的发展。”

因此我们以“慧”为目标,将德育工作与办学目标、育人目标以及社会资源利用紧密结合,尝试开辟了立德树人新路径:

●德而生“慧”——引导美好生活的建构

实施德育慧生活月度培养目标,发挥博慧领袖团 “六边形战士”作用,引导科外美好生活的建构。

●文化润“慧”——塑造多元文化的场域

开展跨学科整合、项目化学习等各类研学活动,塑造多元文化场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协同育“慧”——营造成长型的家庭

创设“五维”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扩展家校沟通的外延,深挖家校沟通的内涵,营造成长型家庭。


image.png


        交流过后,老师们分享了她们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所思所想,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德育工作的魅力和价值。


image.png


        后在金牌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农耕园、牧耕园等科外德育阵地,探讨德育教育方法,充实育人路径。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他们说:


这次班主任活动,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苏科外每个班级的环创布置,这最需要班主任们的爱心、耐心与热情。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次活动以后,我也会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令人向往的学习天地。

——常熟伦华外国语附属古里小学 印钰轩


学校的文化、班级的文化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心灵教育。今天来到苏科外,我感受到了科外班主任对于文化建设独特的见解和呈现,班级研学与非遗结合,这些美好的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怎么不算宝贵的教育资源呢?班主任工作的温情、温度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知。科外班主任是有智慧的、有自己见解的,每个班有每个班的特色,但相同的是这里的学生都自信儒雅,无论是金牌讲解员还是校长助理,都吸引着每位老师的眼光,我想这与班级文化、学校文化是分不开的。

——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 王嘉欢


科外班主任老师们洞悉心灵的慧眼与满怀温情的慧心,博慧少年们落落大方、充满活力的风采展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邢老师的分享中获得了许多启发,她以专业和真诚为剑,巧妙地与家长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让无形的班级凝聚力和爱,通过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化为家长眼中的可见成果,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我亦准备将这份宝贵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用心去倾听、用爱去沟通,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与支持,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

——南通州外国语学校 袁媛


参加本次校际交流活动,我开阔了视野。优秀班主任的特色展示和工作分享,如特色班级内涵建设、家校共进建设等,让我收获颇丰。曹校讲话指明方向,实地参观直观呈现优秀做法,与其他班主任的交流也让我收获满满,这是一次极有意义的经历!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附属秦馀小学 冀玉曼


image.png


        从班级管理的小妙招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方法,从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到家校合作的成功经验,此次活动中的每一个分享都充满了智慧和温暖,博慧教师们互通有无,汲取专业的养分,为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image.png


曹校说:“伦华教育发展迅速,在规模逐渐壮大的同时,也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有时即使是一个班级的问题,也与整个学部乃至学校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尽可能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一切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而努力。今天我们100多位班主任能够聚在一起学习,是件好事,我们要携手前行,不断完善自我,提升办学品质,擦亮教育品牌,做不一样的教育。”

我们期待着下一次校际间的交流学习,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共同探索教育的无限可能!


© 2016-2018 SSFLS 苏ICP备15060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