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个性化成长 构建教育新生态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纪实
2025年4月25日,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苏科外”)成功举办了2025年度家庭教育指导师第四次上岗培训。本次培训特邀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吕博教授作为主讲专家,围绕《家庭教育的个性化指导和诊断》主题,为苏科外及高新区多所学校的教师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专业讲座。
吕博教授在家庭教育领域造诣深厚,不仅担任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还兼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理事、吉林省家庭教育学会秘书长。他在家庭教育领域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十余篇 SSCI 论文,并出版专著《家庭教育指导师:美国的发展与经验》,其研究成果为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吕博教授凭借其在家庭教育领域的深厚研究和丰富经验,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和诊断方法,吸引了众多教育界人士的热情参与。
在培训过程中,吕博教授指出,在现代社会多元挑战下,家庭教育不能仅聚焦孩子学业成绩,更应关注心理健康、性教育及道德教育等领域,着力培养孩子情商、创造力等核心素养。他特别强调,家长需不断实现自我成长,采用个性化、多元化教育方式,契合每个孩子独特的发展需求与成长路径,助力孩子在各个维度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吕博教授着重剖析了家庭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核心技能,涵盖个人能力感知、情绪理解与管控、人际沟通能力等。针对当下孩子普遍存在的动力不足问题,他点明缺乏明确目标是症结所在,并提出应培养孩子成为目标明确者,以促进其自主成长和学习。此外,结合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他强调好奇心和创新思维的关键作用,鼓励家长善于观察,将孩子的好奇心转化为实际应用与价值创造。
培训中,吕博教授深入阐释家庭教育的五个层次,以及家长自我成长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养育孩子的过程,既是引导孩子成长,也是家长自我提升的契机。随着孩子从婴儿期步入青春期,需求不断变化,家长同样需要持续成长以应对新挑战。家庭教育的五个层次依次为:舍得给孩子花钱、舍得为孩子花时间、思考教育目标、为了教育孩子而自我提升、支持和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并以身作则。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特质,教育应尊重差异,鼓励孩子展现独一无二的风采。
吕教授还介绍了家长教育的四个关键步骤:在信息输入阶段,通过演讲、小组讨论、材料阅读等方式丰富知识储备;内在信念改变阶段,借助体验式学习等互动活动,触动心灵深处,重塑教育理念;技能获得阶段,通过示范教学、及时反馈与案例研习,传授实用沟通技巧;问题解决阶段,强调持续跟进与实践,通过家庭作业、系统观察反馈,巩固学习成果。整个过程强调长期性和持续跟进的重要性,确保教育效果持久有效,从而帮助家长在更好地支持孩子成长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吕博教授引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为理解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面临的挑战与成长提供全新视角。该理论覆盖婴儿期至老年期,每个阶段都存在独特危机或冲突,如婴儿期的信任与不信任、青少年期的身份认同与角色混乱等。这些危机的解决情况直接关乎个体人格健康发展,尤其早期阶段的任务完成对塑造健全人格至关重要,而成年期虽然发展持续但容错率较高。这提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依据该理论,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助力其顺利度过每一个关键时期。
此外,吕博教授着重强调高质量陪伴这一核心理念。研究显示,过度依赖手机不仅阻碍孩子健康成长,还会削减家庭成员间沟通交流,影响亲子关系。高质量陪伴要求家长全身心投入与孩子相处的时光,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增进彼此理解与信任。比如,通过共同参与体育运动、亲子阅读、户外探险等活动,家长既能深入了解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又能为孩子树立积极生活态度的榜样。这种互动不仅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还能增强家庭凝聚力,为孩子营造充满爱与支持的成长环境。
此次培训有效提升了参与者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水平,为解决实际教育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吕博教授的讲座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赢得在场教师的广泛赞誉。正如吕博教授所言:“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 通过此类专业培训,我们希望家校共育,不仅助力孩子提升文化水平,更能激发个性成长,悦纳自己,悦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