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三校共研,听学科带头人为你讲课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不同学科如何为学生素养赋能?5月19日,来自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三校的24名教师齐聚博慧校园,开展“聚焦新课标·指向学科关键能力培养”联合教学研讨活动,在生动的课堂里,把实现新课标核心素养的思考和探索悉数呈现。
活动开始前,科外签到迎宾小团队就已早早地在校门口等待各位老师的来访,亲切的问候以及挂在孩子们脸上的真诚笑意,让来访的老师们感受到满满的尊重与诚意。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丁杰院长来我校指导此次三校教研活动,对我校校园建设、博慧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成果有了深入了解,同时走进公开课课堂,感受形式多样的科外融合教育。丁院长还参观了同学们的“青绿美学”艺术展,精美且创意无限的绘画、陶艺等手工作品让她赞不绝口,她说:“苏科外能从学生的视角为他们搭建平台,让学生作品遍布校园的每个地方,丰富充盈的校园文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创作动力。苏科外的软硬实力都出类拔萃,这才是学校该有的样子,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几年,能让学生具有更宽广的眼界。”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总校长施燕璟和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校长丁雪平也来到活动现场,对三校共研,助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给予积极肯定。
此次活动涉及到的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在教师们的精心准备下,在科外学子的积极配合下,不同的学科与课程内容,展现出的是同样的灵动与精彩。
语文第一会场
语文课堂上,区学科带头人、科外王国军老师执教《牧场之国》第二课时,紧扣作者恰佩克“文字中的情趣”,带领学生感受荷兰牧场马,牛,羊等“舒适中的热爱”,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市学科带头人、金鸡湖小学王忠明老师执教《杨氏之子》,以任务的形式串联,践行新课标理念。通过“读懂一个故事”、“认识一个孩童”、“感受一种聪慧”三个任务,让学生借助两个场景认识一个既聪慧又谦逊的“杨氏子”。区学科带头人、新区实验小学张琦老师执教《童年的发现》,以“小达人评选”活动激趣引入,学生带着情境进入学习。借助“导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用小标题的形式梳理作者的探究过程,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交流有趣之处。
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小语会秘书长、市小语教研员许红琴老师肯定了三位执教老师的精彩表现,并对三节展示课做细致点评。许老师勉励参与本次联合教研的所有小语老师们,继续践行新课标理念,深入探索任务群背景下单篇教学2.0新样态,促进每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更长足的发展。
语文第二会场
在语文第二会场,区学科带头人、金鸡湖学校余佳老师展示公开课《巨人的花园》,紧扣“奇妙”,从“花园”入手,聚焦学生思维,解构童话故事的内在秘妙。区学科带头人、金鸡湖学校张晓婷老师执教公开课《小猴子下山》,聚焦学生学力生长,以先教后学的方式夯实基础,以先学后教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以学定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区学科带头人、新区实验小学集团张嵩柯老师执教的研讨课《金字塔》,聚焦新课标的任务群,融通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创设小导游情境,以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巧设微探究促进学生思维生长。
苏州工业园区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江苏省“五一”创新人才、江苏省技术能手、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优秀教育工作者赵静老师在点评中对苏科外学生表现出的自信踊跃,语言运用能力表示赞赏。赵静老师引领教师聚焦新课标,提炼语文学科关键词;以“三堂课”为例子,以点评的方式阐述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的路径。
数学
区学科带头人、苏科外仇燕萍老师执教《数学连环画》,通过将数学问题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训练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创编数学故事的能力。区学科带头人、新区实小张峰老师执教《多边形的内角和》,通过问题,引入新知。在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过程中,有测量法、画图分割法、剪拼法等,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区学科带头人、园区金鸡湖学校杨皎皎老师执教《神奇的黄金比》,在认识和寻找黄金比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黄金比,也能体会到生活中数学的美。
江苏省特级教师朱向明肯定了三位老师善于践行当前新课标要求的相关理念,敢于抓住新教材发布前的窗口期,将文本规定变成课堂现实:“只有乐于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有可能在课堂上生长!”
英语第一会场
区学科带头人、园区金鸡湖学校的丘文剑老师带来《Unit 7 On the farm (Extended reading)》,通过设置分层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读故事、复述故事、表演故事的活动中内化语言。区学科带头人、高新区实验小学校王莉老师讲授《My day (Jake's job)》,通过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绘本文本,借助自主阅读、师生共读、小组活动和辩论,培养学生预测、分析、判断、迁移能力。区学科带头人、园区金鸡湖学校张经纬老师执教《Unit4 Drawing in the park (4th) Toby and the Eagle》,运用歌曲和歌谣充分展示英语语音教学课堂的乐趣,把英语阅读和英语语音教学完美结合。
姑苏教育拔尖人才、市学科带头人倪晓蓉老师对三节课例进行了点评,高度肯定三位教师的综合素养、课堂调控以及课堂设计。同时,倪老师基于绘本融合,为三校老师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建议老师们通过内在与外在的学习,抓住绘本的特质,做一位会讲故事的人。
英语第二会场
我校骨干教师章耀文老师在《An Interesting Country & Extended Reading》课上,利用导学单提前处理文本的生词、难词,在课堂上聚焦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和阅读技能训练。市学科带头人、园区金鸡湖学校夏颖老师则是在《The Town Mouse and the Country Mouse》的课堂上带领同学们通过预测、辩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莫枚娟老师点评两位老师都运用了不同手段处理绘本,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课堂的拓展远远高于绘本本身,同时带领学生感悟文本之外的信息,紧抓育人价值,贯穿教学始终,培养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意识。
道法
道法课堂中,区学科带头人、苏科外王海燕老师执教的《我们爱和平》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精彩的视频资料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过去的战争、现在的战争和未来的战争三个角度切入,逐步引导学生了解战争伤害是世界之殇,和平安宁世界才会更加美好的深刻主旨。高新区实验小学骨干教师惠树倩老师执教《中国有了共产党》,通过听故事、看视频的方法,利用时间线和重大史实层层推进,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苏州市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楼靖怡认为,两位教师定位有效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教学策略、有效调整教学过程,发挥了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知识点讲述清晰透彻,深入浅出,实现了知情意行德育教育四要素的完整教育过程。
音乐
音乐课,由区学科带头人、科外陈慧老师以《欧洲风情之缤纷舞曲》展开探究性教学,关注圆舞曲演奏实践,从不同力度,不同伴奏角度去展开,打开学生的思维,表达音乐的感受。区学科带头人、高新区实验小学丁妍老师的《春意别情——走进李叔同的音乐作品》,运用吟诵、情景模拟等方式烘托音乐的意境之美,抓住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特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不同风格。
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沈鑫老师为两位老师作出点评,老师们教态大气,语言能力强,示范到位,聚焦新课标,理念新,学法多,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课程实践,学生课堂反馈好。
科学
此次的科学课课堂,我校骨干教师汪海翔老师以一场金属杯试温的情景将学生们带入《热在金属中的传递》的授课中,区学科带头人、高新区实验小学集团盛俊秋老师执教《让资源再生》,以直接有力的提问带领学生们学习可再生资源的知识,他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富有逻辑性的探讨,严谨有序的教学,开发学生想象力,加深学生思维层次,提高学生思维效率。
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赵范珏老师点评两位老师的课设计新颖,联系生活,教学基本功扎实,高效率高思维贯穿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美术
美术课上,区学科带头人、苏科外常馨予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展《大师画我也画》大单元教学,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深入了解梵高生平,学习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用梵高的风格共绘“强富美高”新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骨干教师周兆群老师身着春姑娘的裙子,带领一年级同学们探寻《春天的色彩》,以多个有趣的活动串联教学过程,寓教于乐,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色彩知识,体验染纸的乐趣。
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兼职教研员俞亚萍老师在点评中表示,两位老师的课堂有趣、通透、多彩,做到了活动育人、学科融合。无论是对新课标的把握,还是对艺术概念的引领,都有利于培养孩子高阶思维的发展:“课程之余,苏科外的校园文化布置、艺术氛围也让我印象深刻,这样的艺术感染力将延伸到孩子们的未来。”
信息
在信息课课堂,园区金鸡湖学校骨干教师王禹老师和区学科带头人、苏科外康立平老师分别以《智联未来》、《旋转星球》为主题,通过软硬件结合,角色模拟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自主探索,融合科学和数学知识学习编程,与未来对话。
课后,高新区信息科技教研员彭仁杰老师作专家点评,认为两位信息科技老师都能深入研究新科程标准,准确把握课标理念,教学过程能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在内容和作品上都具有创新。
校内外的教学联动为苏科外的教学带来澎拜动力,助推在新课标下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丰盈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大力培养,正如曹伦华校长所说:“苏科外&苏科中将拥抱新课标,从教育教学本身出发,做出更加专业性、前瞻性、针对性的思考,让教育的深度和温度持续传递。”